老詹的小制茶厂
7月21日下午,雨后的新安江源头,山林绿海、河溪雾气缭绕,宛若仙境,沿着山间的水泥路、柏油路,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记者驱车来到皖赣交界的休宁县鹤城乡梅溪村,走访一般脱贫户詹养开的家。进屋,他妻子就笑容满面的端出一盆煮玉米,接着又端了一盘炒南瓜子,盛情待客。她的言谈举止,完全看不出来有精神方面疾患的样子。 詹养开今年60岁,爱人有疾病(三级残疾),尚有一子年过30还未成家。他家主要收入是茶叶,以前每年茶叶收入六七千块钱,自己打点零工,儿子常年在外务工也没余钱给家里。这样的收入,在农村也算很少,日子过得不舒畅,被列为贫困户。
说起今年茶叶收成,老詹很开心
扶贫队宣讲帮扶政策
2017年,休宁县委统战部副部长胡坪民成为省级贫困村梅溪村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长期吃住在鹤城乡梅溪村,与扶贫队员一起从事该村的扶贫工作。 胡坪民驻村后,对全村村民情况走访摸底,了解到詹养开家的情况后,主动跑前跑后,联系残联给其爱人评残,让其享受到相关补助政策及贫困户家庭相关医疗救治政策。之后,胡坪民结合流口山区茶叶品质高、产量大的特点,鼓励詹养开办制茶加工厂,既可以给自家茶叶制作加工,还可以给其他农户加工鲜叶挣取加工费。
村里进行国家电网改造
村里道路也安装了护栏
詹养开被这个建议打动,2017年下半年筹钱在家旁边盖了小屋,买了两台炒茶机,花费约2万元,其中扶贫政策补助3000元左右。2018年茶季,詹养开家的茶叶自己加工,村民茶叶也在他家加工制作。胡坪民还通过电商平台及朋友等关系帮助詹养开销售茶叶。“这种屯绿40元一斤,这种好点的茶叶是100元一斤。”詹养开和记者介绍称,流口山里的茶叶好喝,外面都认可,胡书记帮忙把茶叶卖出去,自己的收入也大大增加了。2018年茶季,詹养开投资的钱就全部赚回来了。 以前茶季,詹家只有6000多元,现在每年茶季收入达到27000多元。詹养开打零工也有收入。他儿子每月也有几千块钱收入。家里收入高了,日子也舒心了,詹养开的老婆犯病情况都越来越少。老詹是从鹤城乡其他村子入赘到梅溪村的,以前村里人还有些排外,现在因为茶叶加工等往来密切,村邻关系也和睦多了。“现在的日子很好了,要感谢党和政府,感谢扶贫工作队。”老詹夫妇说,现在就希望儿子早点成家,让他们早日抱上孙子! 鹤城乡梅溪村有317户,常驻人口1201人,其中66户260人是建档立卡贫困户。扶贫工作队入驻以来,通过组织劳务输出、产业带动、设立公益性岗位解决劳动力就业等措施,2018年该村的贫困户全部实现稳定脱贫,但继续享受脱贫不脱钩的帮扶政策,扶贫工作队仍然蹲点服务。其中,结合村民自身特点,着重进行产业扶持,帮助村民谋划发展路子,并在创业初期开拓市场、资金筹集、政策加持等方面提供切实帮助。 这三年,该村积极发展香榧基地、产业资金分红、中蜂养殖等集体经济项目,村集体收入每年有10万元左右。2018年以来,加大村庄公共服务、基础设施、文化生态等各方面建设,修复了横楼下俱乐部、新建前山林戏楼、农民文化广场、新村祠堂,修建停车场2处、便民桥3座,及时对东坑坞水毁的林茶路道进行修复,开展供电线路及网络提升工程,全村生产生活实现安全用电、4G网络信号全覆盖。改水改厕,改善环境卫生,提升村民生活质量,人居环境大为改善。
潘成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记者吴永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