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见面,不上门,通过电话和短信,便将诉讼材料成功送达到当事人手上。这是合肥市包河区人民法院今年以来适用的电子送达高效新模式,五月中旬运行至今,送达成效显著。
9月4日,《安徽法制报》对该举措进行了报道。
不见面,不上门,通过电话和短信,便将诉讼材料成功送达到当事人手上。这是合肥市包河区人民法院今年以来适用的电子送达高效新模式。9月1日,记者从该院获悉,当前一般民事案件即可通过送达中心进行电子送达,2分钟左右即可完成。同意通过手机接收送达材料的当事人只要点击短信中的链接,便可接收包河法院发送的民事起诉状、证据材料、开庭传票等法律文书。
据介绍,包河法院2019年受理案件数已位于全省基层法院首位,送达任务十分繁重。为破解这一难题,包河法院制定了《统一送达操作规则(试行)》,自今年5月18日起,由法院内部设立的统一送达中心利用全国法院统一送达平台负责全院的民商事、行政和执行案件的送达工作。统一送达中心由法院外聘的第三方机构运营和管理,集电子送达、邮寄送达、取证送达、公告送达为一体,为法院提供一站式集约化送达服务。
所有案件除业务部门能够自行送达的外,一律推送统一送达中心,优先适用电子送达。同时,包河法院作为全国民事诉讼繁简分流改革试点法院之一,首次将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等裁判文书纳入电子送达范围,进一步提升电子送达适用率和覆盖率。整个送达过程同步录音、全程留痕、及时反馈,法官团队可以通过微信小程序“法官小助手”实时查看送达结果。
据统计,自5月18日至8月31日,该院统一送达中心共收取送达案件3597件,完成送达9103人次,其中电子送达8560人次,送达成功7144人次,电子送达成功率83.5%,电子送达平均时长1.39天,极大地提高了送达质量和效率,也方便了当事人参加诉讼,节约了诉讼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