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宿州市埇桥区通过出台“红色物业”实施方案,全力推进“红色物业”工程,着力强化党建引领物业管理创新,大力推进“红色物业”建设,由埇桥区城投集团控股引入社会资本和技术力量成立宿州埇桥红色物业有限公司。该公司成立以来,聚焦破解物业管理难题、推动居民群众品质生活,将推动党的建设与物业服务、基层治理深度融合,致力于为老旧小区提供优质物业服务,推动物业服务管理与基层社会治理水平不断提升。
突出政治“牵引力” “融合+覆盖”强化红色领航
埇桥区委、区政府出台《“红色物业”实施方案》《实施“红色物业推动服务管理创新工作方案》等文件,统筹推进“红色物业”建设,着力构建党组织领导下的居委会、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等多方联动的基层服务管理体系。
强化机制引领。埇桥区红色物业公司发挥统筹统领作用,指导各街道办事处成立“红色物业”服务中心、社区成立“红色物业”服务站,建立健全三级物业服务平台,分级负责物业服务对接协调、日常服务工作。建立并坚持“社区党组织、居委会、业委会、红色物业公司”四方联席会议制度,共同协调解决实际问题。
强化组织引领。完善“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五级组织架构,建立健全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体制,加强对群众的教育引导。积极建立党组织,把支部建在物业上,开展党的活动,不断巩固小区物业服务,引导物业服务力量在党组织领导下开展工作、做好服务。目前,埇桥区红色物业 现有党员88名,其中党员保安队长28名、保洁队长13名,实现党建引领物业服务的有机融合。
强化队伍引领。坚持“三优先、两侧重”建强小区业委会,即辖区内有业主身份的社区网格员、“退二线”领导干部、优秀党员骨干优先推荐为业委会主任,业委会成员侧重于在职党员干部、网格支部党员,推荐党员通过法定程序进入业委会。推行“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积极推荐公司党组织负责人作为社区大党委“兼职委员”人选,推动街道社区党组织成为小区治理、物业服务管理“主心骨”。
用好制度“助推器” “联动+长效”促进治理有效
建立健全党建引领物业服务管理协商机制,推动物业管理各方有机衔接、良性互动,共同推进社区有效治理。
分类管理全覆盖。在全面摸清物业服务管理情况的基础上,将全区住宅小区按市场化物业服务小区、老旧住宅小区两大类,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分类推进“红色物业”覆盖。入驻过程中,坚持“四个必须”即“必须接受街道社区统一指导、必须与小区业主委员会或临时管委会对接、必须充分听取业主意见建议、必须按照物业管理规定履行程序”,确保入驻规范、管理高效。目前“红色物业”已进驻11个街道的325个小区,总服务建筑面积为436.41万m2,总服务户数为42684户。
多方联动解难题。积极协调政法、公安、司法、民政等部门,组建专家团,为“红色物业”管理提供法律援助、专业咨询等上门服务400余次。指导街道社区党组织发挥联结纽带作用,常态落实四方联席会议制度,落实民事民提、民事民议、民事民决、民事民评“四民”工作法,对涉及物业管理的重大事项、重大问题,共同商议及时解决。截至目前,召开会议累计600余次,共收集意见建议1900余条,帮助群众统筹解决技防安全、小区停车环境卫生等普遍需求1300余件,服务群众10.6万人次,形成群策群力、共解难题的强大合力。
配套保障促长效。始终坚持半公益性为主导,政府采取多种形式保障物业服务企业和党组织正常有效运转。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红色物业公司联合街道党工委对街道“红色物业”服务中心进行经常性考评调度,社区“红色物业”服务站由街道、社区、业委会、业主等多方成立考评组定期考评,加大物业投诉率等指标权重,推动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
找准需求“坐标轴” “精准+高效”推动服务升级
埇桥区坚持把解决物业服务企业、社区和小区业主的各类需求作为工作落脚点,引导党员、志愿服务者以及社会力量等积极参与。
统筹服务力量。动员在职党员参与基层社会治理,集聚服务力量、健全服务机制,使之既发挥物业服务功能,又发挥政治引领作用,形成区域共驻共建、共享共用的体制机制。整合社区内各类党群服务、公共服务和市场服务资源,在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组成服务团队,精准服务群众,有针对性地做好群众工作。
落实网格包保。坚持“三必到五必访”工作制度,进一步建立健全“两长四员” 和“三包干” 网格包保责任体系,搜集小区社情民意,宣传政策法规,当好沟通联络员,真正想居民之所想、急居民之所急,充分用好与社区、物业公司搭建的信息沟通平台,畅通业主维权渠道。定期召开楼栋长座谈会,充分发挥楼栋长政策宣讲员、矛盾调解员、物业协管员、信息报送员的示范带头作用。截至目前,召开楼栋长代表座谈会38次,共有楼栋长806名,有效化解了小区矛盾纠纷,极大提升群众的满意度。
规范服务体系。招聘以党员大学生为首的物业服务人才,修订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及岗位工作职责,明确岗位职责及考核标准。建立“信息化指挥中心”,对小区居民群众反映的各类物业管理、邻里纠纷等问题及时上报、梳理、交办。以“红色物业”总部为中心,联动“红色物业”下辖小区,实现实时在线、实时监控、实时联动,为居民提供“一站式”服务。
创新服务模式。积极实施“2+N”管理模式,动态排摸梳理小区居民需求清单、问题清单,提供更加细致的服务,为居民排忧解难。
丰富“红色文化”。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国梦的宣传教育,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深入人心。组织开展文明创建系列活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进基层、走进群众。开办道德讲堂、配合社区开展“好家庭、好家教、好家风”创建活动、组织开展文艺演出、体育竞赛等。
提升服务实效。从解决群众身边的关键小事做起,对入驻小区配套设施采取标准化管理,设置道闸、安装监控、扩容停车位、安装楼道灯等公共设施,对小区道路、绿化等进行改造升级,下大功夫解决停车难、小区环境差等棘手问题,真正让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红色物业”启动实施以来,推动“红色引领”,传递党的声音,打通联系服务业主的“最后一米”,老旧小区实现“旧貌换新颜”,有效改善居民的居住环境,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切实增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物业管理是城市基层建设中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任务,直接关系到居民的生活环境和城市的管理水平。宿州埇桥红色物业在党建引领创新物业服务的探索过程中,逐步把物业服务力量打造成党的工作队,促使“红色物业”规范化运行,把红色物业打造成基层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的工作平台,开创“红色物业”发展的新局面,锻造一支精干高效的“红色队伍”,建立一套规范化、系统化、高标准的物业服务“红色体系”,掀起一阵让街道满意、社区满意、住户满意的“红色旋风”,改善红色物业服务小区的整体面貌,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