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 »

持续推进服务体系建设 “一码通域”朋友圈持续更新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购物时需要使用付款码支付,乘地铁时需要打开轨道APP二维码通行,乘公交时又需要扫描乘车码上车……二维码作为现今人们生活中最常见甚至在许多领域不可或缺的物品,在给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其冗杂的种类也常常让人感到疲累。

此前,各地区针对疫情防控打造的“健康码”宣布实现跨域互通,极大地便利了人们的出行和生活。只要一个二维码就能够包揽生活各个方面的功能,这样的想法显然更能让人们接受……

数据赋能 “一码通域”应运而生

2019年,长三角数字一体化“一码通域”座谈会在合肥市召开,长三角城市15家数据资源部门与相关单位共同参与并确立了“一码通域”的初步方案。

在这之前,合肥市相关部门依据居民数字生活痛难点,深入了解多种二维码与相应实体卡并存情况,并赴长三角上海、杭州、南京等多地对接交流,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提出跨地域、跨领域实现“一码通域”的构想。

据介绍,“一码通域”通过建立统一跨域协同的二维码标准体系,实现跨城市地域及跨行业领域的二维码应用之间“多码互认”,优化长三角都市圈经济社会交流的数字化应用生态环境,促进长三角城市公共服务要素自由、高效流通,提升居民消费、出行、就医等各方面服务便利性,驱动长三角产业消费及数字经济快速发展。

拓展码卡应用 推进跨域身份互认

此前,合肥市多部门积极展开合作,依托社会保障卡与“合肥通”平台打造合肥市民卡构建“一码通域”服务体系,在园林旅游、图书借阅等公共服务领域取得重要实践成果。

2020年疫情突发,合肥市重点推进 “安康码”的建设和应用,加快推动“一码通域”工作,实现“安康码”在政务服务、医疗健康、公共场所服务、企业服务、教育等领域试点应用,旨在减少居民工作和生活中使用码的数量,探索实现“一码通”。。

据悉,合肥市民目前可以在市级政务服务大厅“一码通办”182项个人事项,在合肥市口腔医院、肥西县中医院等试点医院实现“一码就医”,在试点药房扫安康码可以“一码购药”,“一码通行”合肥汽车站、合肥明光路汽车站等车站,也可以出示安康码展示相关个人信息实现“一码服务”,线上预约“一码参观”李鸿章故居陈列馆等场馆。

持续推进 实现长三角数字一体化

合肥市在健全自身服务体系的过程中积极参与长三角“一码通域”推进机制建立,探索在长三角城市逐步实现平台跨城对接。

相关部门透露,今年年底前,“安康码”还将继续在医疗健康、交通出行、公共场馆、教育打卡、企业服务等领域试点应用,实现在市、县两级政务服务中心应用全覆盖。同时,合肥市首张第三代社保卡也将在年底前发行,市数据资源局将联合市人社局探索实现在交通出行、旅游观光、文化体验方面一码(卡)通。此后,一码(卡)通还将在政务和民生服务领域和其他行业中得到更广泛、更全面的应用。

据悉,2020中国(合肥)数字经济创新峰会将于2020年12月18日在合肥举办。合肥市将不断与长三角城市探索更多合作场景,逐步深化一码(卡)通在市民生活中的重要性,最终逐步实现长三角数字一体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