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 » 文娱新闻

周五看“徽派” 听马派皮影故事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新安晚报或安徽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幕后细竹竿上架着皮影,幕前音乐声中皮影上下翻飞。安徽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马派皮影”是中国民间皮影艺术的代表。本周五上午十点,马派皮影第三代传承人马飞,将做客由古井贡酒·年份原浆古20冠名的大皖徽派栏目。届时,他将通过徽派的直播镜头,分享马派皮影的“幕后故事”。

马派皮影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民国初期,由皖北老艺术家马信昌开创,并在家族中继承发展,相传至今,已有一百三十多年的历史,曾经名扬江淮两岸。马飞,艺名叁源,是马派皮影第三代传人,1965年10月出生,安徽宿州人。马飞在保留马派皮影原始精髓的基础上,进行完善创新,借鉴了多种艺术元素和其他地方皮影的特点,精细化了皮影制作工序,不拘泥于原始皮影样式,研究新的雕刻和上色等技艺。据悉,马飞目前正在申请马派皮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经过发展的马派皮影外观大气,坚实灵活,具有拙朴之美。在皮影的操作上,马派皮影继承了精湛的挑功,可以双手同时操作真假美猴王两个角色,做出连续空翻等动作,能表演男女两种唱腔。其实,作为传统艺术瑰宝,马派皮影制作分八道工序:选片、制皮、画稿、雕镂、熨平、打磨、着色、上油,而马派皮影表演也有男女挑竿合作武戏的精华,加上原生态的唱腔,采用皖北方言和远古民调,彰显皖北粗犷有力的地域特色。届时,马飞将在徽派直播中详细讲述马派皮影的“幕后故事”,徽派将全程视频直播。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记者  蒋楠楠

新安才汇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