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新安晚报或安徽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2020年是紫禁城建成600年,又是故宫博物院成立95周年,昨日下午著名作家、纪录片导演祝勇带着他的新书《故宫六百年》出席上海书展,与现场读者一起探讨六百岁的故宫的魅力,与读者朋友们分享这本新书的独到之处。
祝勇现任故宫博物院故宫文化传播研究所所长,作为一名故宫文化的研究者,祝勇采用以空间带时间的写作手法,建构了一座王朝政治意义上的紫禁城,也展示了一座集园林、字画、藏书和工艺品之精华于一体的文化意义上的紫禁城,“紫禁城的宏大,不仅使营造变得不可思议,连表达都是困难的。这让我的心底升起来的那股言说冲动,每次都铩羽而归。它太大了,它的故事,一千零一夜也讲不完。在紫禁城面前,话语是那么无力。”祝勇表示,不想写得过于沉重,“在故宫(紫禁城),绝大部分建筑空间都容纳了上百年甚至几百年的历史风云,弱水三千,我只能取一瓢饮,面对每一个建筑空间,我也只能选取了一个时间的片段(当然是我认为重要的片段),让这些时间的碎片,依附在不同的空间上,衔接成一幅较为完整的历史拼图。”
近些年来,祝勇一直努力用自己的方式推广、传播故宫文化,其担任总编剧的文化节目《上新了·故宫》,在“故宫文创新品开发员”邓伦、周一围的带领下,节目以寻常百姓的“未知视角”切入,收视上佳并为故宫圈来了一大批年轻粉丝,“我始终认为,不是年轻人不喜欢传统文化,而是要看我们会不会讲故事。今天,无论男女老少,还都在使用筷子,吃着饺子,千里万里也要回家团圆过春节,这些就是我们的传统文化,它一直都在人们的血液里,包括年轻人。只不过需要我们以更合适的方式去唤醒和激活。而这种方式并不一定要板起面孔摆出教书先生的架势。”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记者 蒋楠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