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 » 文娱新闻 »

季宇长篇新作《群山呼啸》出版 再现波澜壮阔的大别山革命岁月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新安晚报或安徽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记者12日从人民文学出版社了解到,著名作家季宇的最新长篇小说《群山呼啸》日前由该社出版,该作品也是安徽省委宣传部和安徽省文联献礼建党百年重点图书。

历史底蕴深厚:全景式再现纵贯半个世纪的大别山革命史

季宇介绍,小说《群山呼啸》以大别山红色历史为背景,通过几代人的血腥历史和命运浮沉,折射了大时代的风云变幻,再现了大别山作为红军策源地的悲壮历史,讴歌了一代中国人为理想信念而奋斗的家国情怀。故事主线从清末到新中国成立纵贯半个世纪,以两大家族的恩怨兴衰为线索,勾勒出革命战争年代的世间百态,描绘了一幅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图景。

大别山位于鄂豫皖三省交界处,战略位置非常重要,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近代以来,这里成为中国革命的最早的启蒙地之一。大批先进知识分子从这里起步走上革命道路。这里也是“红军的摇篮,将军的故乡”。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浓郁的地域气质,让《群山呼啸》扎根于大别山独特、坚实的历史文化土壤中。作品以近代革命史、家族史为现实依托,为读者呈现了大别山地区革命历史进程中的多个重要节点;通过几代人大浪淘沙的命运浮沉,全景式展现大别山地区辛亥革命、军阀割据、日寇入侵、红色革命的历史变迁,题材宏大,气势磅礴,堪称一部纵贯清末到新中国成立半个多世纪的大别山革命史。

可读性强:全新角度书写家族史诗英雄传奇

《群山呼啸》的故事情节起于清朝末年,在大别山腹地的古城发生了一场震惊朝野的谋杀案,这让贺、卫两大家族卷入其中,纷争不断,誓不两立,当大革命的浪潮涌来,两大阵营展开了旷日持久的较量。权力、金钱和爱情,忠诚、信念和追求,红色暴动,军阀割据、日寇入侵,一场承载了国恨家仇的大戏在这片沧桑热土开始上演。小说中着重塑造了爷爷、大伯、小姑爷爷,以及郑先滔、史先生、费伊蓉等十多位人物形象,表现了他们在革命道路上艰难跋涉,百折不挠,在血与火的考验中,始终坚定革命信念,不忘初心,为理想而战。

作为一部历时三年创作而成力作,《群山呼啸》再现了宏大家族叙事,又通过家族和个人的浮沉际遇折射出国家民族的兴衰命运。可以说,这部作品不仅是家族史、个人传奇,也是一部以小见大、丰富而深广的革命史、民族史。

手法创新:多种元素拓展层次感和丰富性

在写法上,《群山呼啸》也有诸多创新。作者以“我”(贺家第四代)的视角,以探索家族史的方式完成叙事。小说打破了传统的线性结构,以人物的块面结构取而代之,这样有利于集中笔墨塑造人物,同时以第一人称娓娓道来,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让读者更好地沉浸于阅读,也增加了故事的现实感。

此外,作品还引入了家族、谍战等诸多元素,使人物更加丰满,故事更加好看。特别是把红色历史与家族历史有机结合,在深入挖掘大别山红色文化内涵的同时,充分展示了中国历史进程和个体命运的变化,使作品具有历史高度、人性深度及史诗风格。在三十四个章节里,多位主人公轮番登场,上百个人物众声喧哗,进一步凸显了作品的层次感和丰富性,最终所有的故事脉络归为一处,合奏出一曲华彩动人的交响乐。

季宇,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曾任安徽省文联主席、省作协主席,省政府参事,一级作家。著有《新安家族》《淮军四十年》《段祺瑞传》《共和,1911》《猎头》《当铺》《最后的电波》《金斗街八号》等。作品曾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星光奖、飞天奖、金鹰奖、人民文学奖、中篇小说选刊奖和安徽社科文艺奖等。长篇小说《新安家族》被译介为德文出版。由其担任编剧的49集电视连续剧《新安家族》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播出;根据《当铺》改编的电影《家丑》获北京第二届大学生电影节最佳故事片奖。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记者 蒋楠楠

编辑:唐恒钢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