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 » 文娱新闻 »

安徽2022云上新年音乐会举行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新安晚报或安徽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讯 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令人难忘的2021年将与我们挥手告别,由中共安徽省委宣传部主办,安徽演艺集团承办的安徽2022云上新年音乐会31日晚在肥上演,音乐会为大家带来耳熟能详的中外交响经典作品与充满徽风皖韵、时代特征的优秀新创作品。

演出在管弦乐《喜讯》中拉开帷幕,管弦乐《春之声圆舞曲》、《安徽民歌组曲》选曲、歌剧《鲁斯兰与柳德米拉》序曲、管弦乐《第二圆舞曲》、《匈牙利舞曲第5号》和《豪勇七蛟龙》主题音乐相继登场,管弦乐《瑶族舞曲》、黄梅戏交响乐《天仙配》、交响组曲《八月桂花》选曲、《万疆》主题音乐和管弦乐《红旗颂》等交相辉映,把国际之声和安徽特色有机结合,精彩纷呈。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演出中的《安徽民歌组曲》选曲是青年作曲家杨一博以安徽民歌为素材创作的管弦乐组曲,在西洋管弦乐的基础上增加了民族乐器,在写作上融合了传统曲调与现代作曲手法,组曲内共包含七首曲目,其中《小石桥》取材于屯溪(徽州)民歌《螃蟹歌》,《凤阳歌》则在安徽音乐中极具代表性;交响组曲《八月桂花》是青年作曲家杨帆以大别山区丰富的民歌及音乐为素材创作的大型交响组曲,共包含六首曲目,从大别山红色的历史、人文视角出发,讴歌广袤大地上淳朴的人民及丰富多彩的生活,歌颂可歌可泣的革命史,描绘属于共和国记忆的“大别山往事”。

除了安徽民歌和大别山往事,演出自然少不了黄梅戏,黄梅戏交响乐《天仙配》就尤为抢眼。安徽作曲家孙中生先生以黄梅戏《天仙配》中经典唱段“绿水青山带笑颜”为主旋律,编配了气势恢宏的交响乐作品;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安徽籍著名作曲家吕其明1965年创作的交响乐《红旗颂》,它展现了开国大典史诗般恢宏壮丽的场景,表现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创造更加美好未来而奋进不息的坚定意志和决心。这部作品被公认为中国交响音乐文化的“红色经典”。

这场“云上”音乐会通过“有戏安徽”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哔哩哔哩号,“安徽共青团”视频号、抖音、快手、微视、微博号,“安徽文旅”微信公众号,“安徽文化云”APP,“安徽公共文化云”PC端、微信公众号,“安徽省文化馆”微信公众号、“安徽音乐频率”视频号等平台同步直播。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记者 蒋楠楠 文/摄

编辑 王翠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有奖征集新闻线索,可以是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一经采用将给予奖励。
报料方式:新安晚报官方微信(id:xawbxawb),大皖新闻“报料”栏目,视频报料邮箱(baoliao@ahwang.cn),24小时新闻热线:0551-62639900
如文中采用图片无法联系上作者,请通过baoliao@ahwang.cn与本网联系,提供姓名、联系电话、银行卡号、开户行信息和地址,以便支付稿酬。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