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新安晚报或安徽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讯 2022年是卡夫卡《城堡》诞生的一百周年,广西师范大学上海贝贝特的“文学纪念碑丛书”即将推出广受赞誉的《卡夫卡传》三部曲(首推《卡夫卡传:关键岁月》)。作者施塔赫吸纳诸多至今尚未发布的最新的卡夫卡研究成果,以颇富画面感的生动叙述手法展现卡夫卡的内心与外在世界,包括大量聚焦日常生活的近景镜头,令人身临其境。
布拉格犹太人、保险局公务员以及作家弗朗茨·卡夫卡博士活了四十岁零十一个月,三十九岁办理了退休手续,最后因喉结核死于维也纳附近一家疗养院。身为作家的弗朗茨·卡夫卡给后人留下了《城堡》《诉讼》《判决》《司炉》《变形记》《在流放地》《一份致某科学院的报告》等重要作品。他与法国作家马赛尔·普鲁斯特,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并称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和大师。
卡夫卡的文字夸张、残酷、晦暗、不够幽默。阅读这样的文本,读者面前会浮现出两个无法回避的问题:一个是,“这些都是什么意思?”另一个是,“这些都是怎么想出来的?”如果读者追随前一声召唤,会陷入作品诠释的密林;倘若循后一声而去,则会踏入一片生平传记的字谜方阵,费多少力也解不完。而在这套《卡夫卡传》中,作者施塔赫将带你踏入卡夫卡的人生,破解他的创作之谜。这是迄今为止内容最详实、体量最浩繁的一套卡夫卡传记。已译为英语、西班牙语等多国文字,斩获莱比锡书展奖、海米托·冯·多德勒奖等奖项。
伴随着生活中如此种种限制和缺失,卡夫卡在文学上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写作行为在他眼里是生存之核心,写作让他内心平静,情绪稳定,写得成功令他感到快乐和自信。《卡夫卡传:关键岁月》聚焦1910到1915年那决定卡夫卡一生创作与生活的关键年月。这是卡夫卡一生中记录最详细的时期,无疑也是他最重要的人生阶段。在这段岁月里,卡夫卡接二连三地作出了重要决定,从而定义和限制了他未来十年的生活。
曾经无拘无束、易受外界影响的青年卡夫卡转变为敬业的公务员,成长为“卡夫卡式幽默”的大师。他经历了一些痛苦的事情,这些事件塑造了他的自我形象,被他作为典型事件而铭记一生。在1912年至1914年间卡夫卡经历了两个极富成效的创作阶段,“爆发式”写出《判决》《变形记》《失踪者》《诉讼》等突破之作,就此铺平那条他将一直走到底的艺术之路。此部传记集施塔赫十八年研究之所得,施塔赫查阅了大量马克斯·布罗德的笔记和日记等一手资料,有如全景电影般呈现了犹太人身份、布拉格社会环境、禁欲主义、战争、与菲莉丝之恋等每一要素与经历在卡夫卡身上烙下的印迹。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记者 蒋楠楠
编辑 陶娜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