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 » 文娱新闻 »

7月14-16日,故宫博物院首部音乐儿童剧《甪端》将在合肥演出

大皖新闻讯 故宫博物院首部音乐儿童剧《甪端》要来合肥啦!7月14日19:30、7月15日15:00/19:30、7月16日10:30/15:00,《甪端》将在安徽大剧院连演数场。演出票价:180/280/380/480/580 元/张。家庭套票:三人同行一人免单(同等价位,买三付二。购买套票请点选3张,支付时自动按2张价格结算)。

太和殿屋檐上的小脊兽们都是谁?永寿门、隆宗门、螽(zhōng)斯门……这么多宫门都在哪?乾隆皇帝生母住过的宫殿里面长什么样?拿捏不准也没关系!这一次,我们跟随《甪端》一起寻找答案,探秘故宫古建,游览这座充满故事的壮美紫禁城!

剧情介绍

“子子孙孙永宝用”!六百多年的故宫,就这么宁静巍然地伫立在北京城中,一群被称为“典守者”的人员夜以继日一代代守护着这座古老殿宇中的每一件珍宝。

甪(lù)端,是故宫中的一座明万历年间的掐丝珐琅香薰神兽,400多岁的他却有着一颗对世界充满好奇的童心,他想了解更大的世界,他想知道更远的未来。

高小端是故宫宫廷历史部老高的孙子,不同于他的爷爷,生长在信息时代的他更愿意接受短视频带来的碎片化的信息,哪怕身在故宫也不愿亲自走进那些充满历史与故事的大殿。

一次意外的相逢让这两个“孩子”聚在了一起,很快高小端就被故宫厚重的美所征服,他提出了一个属于当下时代的创意——制作“跟着小端游故宫”系列短视频。这在古老的文物中很快引起了轩然大波,他们担心自己一旦被拍摄,图片发到网上后就会面临退休的风险,而高小端也在自己爷爷这边碰了壁,他无法理解爷爷那样的典守者们为文物们奉献一生的意义与价值。千百年历史的文物与短短数十载的人生,古典的文化与当代的潮流,面对历史的坚守与对于未来的憧憬,这些都因为甪端与高小端这两个“孩子”在这座古老宫殿的相遇而交织在了一起,见证着一次以“时光”为主题的精彩。


剧中文物介绍

甪端

甪(lù)端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兽,头上一角,足下踏蛇。据说,甪端能够日行一万里,夜行八千里,通晓四方语言,专为英明的帝王传书护驾。中国古代常以甪端造型制成香熏,陈设于帝王宝座两旁,如故宫太和殿、乾清宫等宫殿均有陈设。甪端护卫在宝座两侧,显示皇帝是圣明的君主,身在宫中而知晓天下事,表达了八方归顺、四海来朝的美好愿望。故宫寿康宫宫廷原状陈列中有一对甪端,采用铜胎掐丝珐琅工艺制成,俗称景泰蓝,工艺精湛,色彩华丽。

金瓯永固杯

金瓯(ōu)永固杯制于清代乾隆年间,是皇帝开笔仪式专用的金质酒杯。开笔仪式于每年元旦(大年初一)在养心殿东暖阁举行,届时杯中盛满屠苏酒,摆放于案上,皇帝亲自点燃玉烛,书写祈求江山社稷平安吉祥的吉语。金瓯永固杯象征江山永固,也象征岁岁年年的祈福。金瓯永固杯造型为三足、鼎式。三足为象鼻式,十分罕见。杯口沿錾刻一圈回纹,一面中部錾篆书“金瓯永固”,一面錾“乾隆年制”四字款。杯通体錾刻缠枝宝相花纹,花蕊以珍珠及红、蓝宝石镶嵌,工艺精湛,属上乘之作。

梅鹊图

南宋沈子蕃缂(kè)丝《梅鹊图》轴为故宫织绣的代表作品。图中梅树老干新枝,梅花绽放,两只喜鹊栖息在树枝上,一丛翠竹点缀其间。此图承袭宋代“院体”画风,画面清丽、典雅,用色丰富,十五、六种色丝巧妙搭配,很好地表现了疏朗古朴的意趣,是沈子蕃为数不多的存世作品之一,也是南宋缂丝画的代表作。缂丝是我国传统丝织手工技艺之一,采用“通经断纬”织法,织造细致,技法繁复,耗时长久,有“一寸缂丝一寸金”和“织中之圣”的盛名。缂丝工匠不仅需要熟练的织造技艺,也需相当的艺术修养。沈子蕃便是南宋时期的的缂丝名家。

平复帖

《平复帖》是西晋文学家、书法家陆机创作的书法作品,现收藏于故宫博物院。《平复帖》共九行、八十六字,是陆机写给一位身体多病、难以痊愈的友人的信札,因其中有“恐难平复”字样得名。此帖是作者用秃笔写于麻纸之上,笔意婉转生动,风格平淡质朴,字体为草隶,即隶书的草写体,较难识读。《平复帖》的书写年代距今已有1700余年,是现存年代最早并真实可信的名家墨迹,流传有序,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研究文字和书法变迁皆有参考价值。

剧目专家点评

国家一级编剧、剧作家、戏剧评论家欧阳逸冰:故宫首部儿童剧的出现意味深长,它让我们看到故宫正把头低下来,用几千年的文化历史和几岁的孩子心连心手拉手,进行着平等、美好又温馨的交流。拥抱孩子就是拥抱未来,这不仅是故宫一个单位在文化传播方面所做的一次尝试,更代表着民族传统文化与当代青少年相结合的尝试,这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

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向云驹:该剧没有拘泥于以某个历史片段展示故宫,而是通过整体的视野,把空间和时间有机融合,更全面地展现故宫风貌,这将帮助观众更好地了解故宫。

人民日报文艺部原主任、高级编辑刘玉琴:这部别致又独出心裁的作品,将文化内涵和科技助推紧密关联,这是博物馆实践战略思维的一大创新举措。

《中国文艺报》新闻部主任徐健:《甪端》是一部真正由故宫在用心讲述故宫自己的故事的作品,该题材呈现着不一样的文化格局和戏剧格局。

中国人口文化促进会社会心理服务工作委员会副会长、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钱炜:这是一部适合亲子家庭共赏的儿童剧,该剧的主题具有丰富的层次感,从娱乐性、知识性到美育教育、情感教育乃至生命教育等多方面都有着深刻的阐释。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