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合肥晚报讯 老城区的建工巷、金巷、井梧巷、四古巷、丁家巷和义仓巷将陆续提升改造,打造有温度的“百年街巷”。近日,庐阳区小街巷改造工程已进入安徽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平台进行交易,一批老街巷在完善基础设施、优化居民出行条件的基础上,寻找小巷中的“古”味,挖掘小街巷的历史文化底蕴,成为特色街巷和精品街巷。
金巷将与井梧巷构成出行微循环
在三孝口以西,井梧巷和天王巷之间,有一条古街巷——金巷。约两百六十年前,乾隆九年,金氏宗祠兴建于合肥城西。金氏宗祠建成后约100年光景,到了太平天国时期,1853年,合肥被太平军攻陷,祠堂在城西也随之被毁。直到民国时期,才得以重建。这条巷子南通长江路,北通安庆路,全长约100多米。
井梧巷同样也在三孝口一带,这条巷子至少有两百年的历史。巷子以井多、梧桐多著称,同样是合肥老城区一条充满历史底蕴的小街巷。
根据初步方案,金巷将打造交通微循环体系,由长江中路至安庆路单向行驶,与井梧巷构成微循环;人行道全部改造新建;两侧人行道抬高,禁止车辆停靠;靠近长江中路段与长江中路统一规划;增设并结合北段围墙美化,更好地反映金巷特有的人文典故与历史文化;在道路进出口醒目位置增设金巷历史文化景石。
寻古问今激发更多小街巷活力
记者了解到,庐阳区小街巷改造工程属于合肥市2017年—2019年大建设计划项目之一,投资总额约4700万元,主要工作内容是对庐阳区的建工巷、金巷、井梧巷、四古巷、丁家巷、义仓巷6条小街巷进行提升改造。在完善基础设施、优化居民出行条件的基础上,寻找小巷中的“古”味,深度挖掘小街巷的历史文化内涵,实现历史与现代的结合。
本次小街巷改造工程将复归一条条老城区历史古街巷。
比如,紧邻城隍庙,北起安庆路,南至长江中路的四古巷是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的出生地;位于三中附近,西起宿州路,南至寿春路的义仓巷因古时粮仓而得名;还有靠近南门小学,西起桐城路,南至红星路的丁家巷……这些古街巷有着难得的人文底蕴,但如今已很难嗅到当年的历史韵味。
建设部门的相关人士表示,通过此次改造,一批特色精品街巷、历史名巷将重现街头,在力求让每一条小街巷在便民利民的同时,传承城市历史文脉,塑造城市特色风貌。本项目以打造有温度的“百年街巷”为目标,激发小街巷活力,使之成为特色街巷和精品街巷。
原标题:老城区将打造一批有温度的“百年街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