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五里墩与西高架连接线、南二环与金寨路交口、曙光路(南一环-黄山路)……这些令合肥市民望而生畏的“著名”堵点,将要一个个开始动“手术”了。记者昨日从合肥市城乡建委获悉,今年下半年,合肥市将对首批 12 个拥堵点进行改造,相关改造工程将力争于今年底前完工。
资料图
“量身定制”治堵方案
今年上半年,合肥市对全市常态化拥堵点段进行了摸排梳理,共梳理出4个拥堵区域、21个拥堵路段、41 处拥堵点。根据交通实际及工程改造可行性,将其中 12 个拥堵点段列入今年下半年第一批拥堵治理改造计划,启动设计及相关治理改造工作,力争于今年底前完工。
这些拥堵点都是附近居民比较熟悉的“老问题”,其中瑶海区明光路宿州路交口 1 处;蜀山区五里墩立交与长江西路高架连接段、潜山路习友路交口、南二环金寨路交口西北角共 3处;包河区龙川路金寨路交口、曙光路(南一环-黄山路)、太湖路 与 铜 陵 路、马 鞍 山 路、宁 国路、徽州大道、桐城路、金寨路交口共8处。
目前,合肥市城乡建委已牵头会同市规划局、市公安交警支队,对项目改造方案进行预研,对每一个拥堵点段“量身定制”治堵方案,并明确每一个堵点治理责任单位,做到项目化、责任化、时限化。
第二批改造“适时开展”
记者从合肥市城乡建委获悉,合肥市前期通过现场勘查、调研座谈等方式,梳理出陈村路-长江中路-五里墩-合作化路-贵池路片区等 4 个拥堵区域,南一环、东一环等 21 条拥堵道路,北一环与阜阳路交口等41 处拥堵点。这其中有 20 多个是常态化拥堵点段,也是此次合肥市“治堵”的主要目标。
除去首批12个堵点外,下一步,合肥市城乡建委、市规划局、市公安局等部门将根据合肥市交通运行实际及交通拥堵发展态势,报市交通拥堵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确定第二批拥堵治理改造计划,适时开展相关设计改造工作。其他堵点正在根据拥堵原因完善治理方案。
在实施改造期间,相关部门将尽全力减少对市民出行和生活的影响,也希望广大市民朋友多些理解和支持。
堵点图示
□记者探访
探访地点:潜山路习友路交口
时间:8月7日14时
现状:早晚高峰期拥堵严重
记者观察发现,潜山路与习友路交口东西方向绿灯通行时间为 40 秒,在车流量较大的情况下,一般一个车道可容十七八辆车通过,而等下一个绿灯需要 99秒;南北方向通行时间为 30 秒,在车流量较大的情况下,一般一个车道可以通过十一二辆车,等下一个绿灯时间为115秒。
午间,这里的拥堵并不严重。熟悉此处路况的车主都知道,这里的拥堵更多发生在早晚高峰期间,一般在早上 7:30~9:30和傍晚 5:30~8:00前后。“经常几个方向的车辆都排起长队,三四个红灯都不一定能过去,拥堵时段长达一两个小时。”一位出租车驾驶员告诉记者,“这一路口的拥堵现象几乎是每天都有,周六周日也无法避免。”
探访地点:五里墩立交桥
时间:8月7日16时30分
现状:路口通行效率很低
记者沿着合作化路高架由南往北来到五里墩立交桥上。记者在此观察发现,从合作化路高架到地面处的车流要通过对面的五里墩立交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直行车流中不断分流出向南一环方向、长江中路方向、长江西路方向转弯的车辆,速度明显放缓。短短50米左右的道路上,有3个岔道口,竖着9处交通指示牌,不断有车辆左右变道,通行效率很低。遇到高峰期的话,拥堵在所难免。
探访地点:太湖路铜陵路交口
时间:8月7日17时20分
现状:左转车道有点“梗阻”
这里是一处“丁”字路口。由于太湖路单向仅有三车道,而两条左转车道在交口的红灯时长达99秒,绿灯时间却只有26秒。这就让狭窄的太湖路会在短时间内积聚大量的车流。当天下午,虽然离晚高峰还有一段时间,但在红灯亮起时,记者看到太湖路从马鞍山路至铜陵路这几百米范围内已经汇聚了一条汽车长龙。而由于这里的路况复杂,在交通高峰期,行人和非机动车也会加入和左转机动车抢道的洪流,导致拥堵进一步加剧。
本版稿件由姚奥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记者 伍静 冯李华 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