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的位置:安徽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合肥新闻 »

巢湖将添大型田园综合体 打造“林长制+旅游”模式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超万亩大型田园综合体将“芳容”初现,花果飘香。记者从巢湖市获悉,巢湖打造“林长制+旅游”模式,积极探索“两山”理论实践新机制。

田园综合体雏形初现

浮槎山坐落于巢湖之北与肥东交界处,山上,37500亩水源涵养林郁郁葱葱,覆山盖岭;山下,800亩尖山湖碧波荡漾,湖清水净。现如今,青山绿水间一座超万亩的大型田园综合体“芳容”初现,花果飘香,人来人往,成为巢湖市打造“林长制+旅游”模式、探索“两山”理论实践新机制和依托载体的先行试验区。

浮槎山古称“北九华”,人文底蕴深厚,自然景观优美,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名篇《浮槎山水记》更是让此山声名远播。此外,该山水源涵养功能也非常显著,山上常年涵养的雨水形成涓涓细流,顺着山坡滋润着大片农作物,并最终汇聚在一起,形成大大小小的湖泊,分散在山脚各处。

尖山湖是其中最大的一个,位于庙岗乡境内,面积800亩,盛产各种水产品,如鱼、虾、蟹、螺蛳、贝、甲鱼等以及多种水生经济植物,水产品当中更是不乏珍品,如被誉为巢湖“三珍”的银鱼、白米虾、中华绒螯蟹。

由于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2017年推行林长制改革期间,巢湖市将浮槎山区域列入该市首批20个林长制项目之内,重点加以建设和保护,而37500亩的森林覆盖面积也使其成为巢湖市北部最大的林长制项目。

“一湖、二带、三中心、七基地”

初步完成

林长制改革实施以来,巢湖市引进大型田园综合体建设为载体,打造“林长制+旅游”模式,将巢湖绿水青山的资源优势迅速转换成为富民增收的金山银山。

现如今,浮槎山上与山下,尖山湖畔及周边,正发生着惊人的变化。浮槎山上,只见重点地段和显要位置竖立着林长制公示牌;顺山而下,来到田园综合体,大片大片的花卉园、采摘园呈现在眼前,还有正在建设中的温泉中心、电商街区、会务接待场所等。

据悉,该田园综合体项目总投资约15亿元,规划建设面积约1.2万亩,集休闲、娱乐、旅游等多种功能于一体,5年计划分三期完成,现已进入最后一个阶段,建成后有望成为安徽最大的田园综合体,届时,广大游客又多了一个乡村生态旅游的好去处。

目前,园区规划的“一湖、二带、三中心、七基地”已初步完成建设,原先种植农作物的土地上,现如今已悄然完成“蝶变”,成为游客采摘的乐园和赏花的世界,园区现已建成蓝莓、水蜜桃、冬枣等各类果园3100亩,另有20万平方米成片薰衣草基地及其他各类花草1.6万平方米。

“林长制+旅游”模式正在让“两山”理论逐步成为现实。林长制立足于保护,田园综合体侧重于建设。山上与山下,激发出“1+1大于2”的效果,林业三大效益得到了充分发挥,山水资源优势正在迅速转换为推动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源泉。

2018年项目试运行期间,“薰衣草、蓝莓、荷塘、水蜜桃、冬枣”等七大基地陆续对外开放,闻讯而来的游客络绎不绝,漫山遍野的薰衣草犹如一片紫色的海洋,成为婚纱摄影的最佳选择;400亩莲花碧波荡漾,一眼望不到边;3000多亩水果让人充分享受采摘的乐趣。与此同时,周边农户也在坐拥绿水青山的同时,分享到现代经济发展的成果,除了土地流转每亩可以获得500元租金外,还能进入园区务工得到稳定的工资收入,年平均务工费收入达1.2万元以上。 张荣 合肥晚报 ZAKER合肥记者 杨赛君 文/图

原标题:巢湖将添超万亩大型田园综合体 打造“林长制+旅游”模式
责任编辑:陶娜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网只作新闻传播,不作商业用途。请原作者与本网联系,即按稿酬标准付酬;或作删除处理。联系电话:0551-65286144)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点击排行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我爱看图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