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和街道环境如何,是衡量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近日,记者在合肥市区走访时发现,从小区楼道到大街小巷,从电线杆再到共享单车,城市“牛皮癣”小广告无孔不入,办证办卡、疏通管道、回收驾照分等信息千方百计地“挤入”市民视线,不少市民无奈反映感觉像被小广告包围了。
“重灾区”:楼道路边“牛皮癣”无孔不入
城市牛皮癣,顾名思义,是人们形容城市里,街道、小区等公共场合非法张贴或者涂写小广告的现象。
11月5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合肥胜利路与琅琊山路交口的铁路新村小区,随机走访了几栋住宅楼发现,几乎每层楼道都被各种小广告占领,尤其以维修、开锁、回收等生活服务类广告为主。泛滥成灾的“牛皮癣”令居民深受其扰,一位李先生告诉记者,“每天出门或者回家的时候都会看见墙壁上密密麻麻的小广告,连家门和报箱这些地方都不放过,实在太难看。”
记者注意到,楼道已经成为“牛皮癣”小广告的重灾区,合肥不少小区都存在这种现象,特别是一些老旧小区问题更为严重。
“新阵地”:五花八门小广告占领共享单车
除了小区楼道外,如今的“牛皮癣”连街头的共享单车也不放过:车筐、车座、车身甚至车把手都被贴上。
在皖江路与马鞍山路交口的一处共享单车停放点,记者看到,几乎每辆单车都被不同程度地张贴了五花八门的小广告,内容大多为信用卡套现、回收驾照分、办证刻章、代开发票等,小广告上都印有电话号码或二维码。
这种在共享单车上的小广告多用不干胶粘贴,清理起来十分困难,有的甚至暗藏陷阱,容易上当受骗。现场一位正要用车的市民张小姐表示,现在这样的小广告几乎哪里都有,“最可气的是,有的二维码甚至贴在单车扫码开锁那里,我有一次不小心扫到后手机直接跳转到一个乱七八糟的网站页面,吓得赶紧退出。”
“挤边缝”:街道机动车门缝角落无一幸免
开着车正在路口等红绿灯,立刻就有人过来发小广告;去办事路边正常停车,回来发现车把手被塞满广告纸……生活中,你有碰到过这样令人头疼的问题吗?记者这两天走访市区,发现,“牛皮癣”真是格外“执着”,只要还有一点点空间,那么就没有小广告不能存在的地方,这不,连街道上停放的机动车也在劫难逃。
11月6日上午,在红星路与宿州路交口的一处路边,记者注意到,不少在这里临时停放的机动车车把手处都被塞上了一家健身馆的小广告,一位回来取车的郑先生生气地将广告扔进旁边的垃圾桶,“现在这样的小广告动不动就塞到车窗车缝里,实在是讨厌。” 有些车主没注意导致小卡片掉入车窗缝隙内,有报道说,一位车主的车窗内被腐烂的小卡片堵住了排水口,里边喇叭线路受潮,最后因拆门维修花掉600元维修费。
乱贴小广告的不文明行为不仅影响市容市貌,困扰市民生活,更令人担忧的是,大多数牛皮癣小广告是不合法的,可能涉及办假证、非法行医等违法行为,给居民生活带来潜在的安全威胁。如果此类不文明现象无法得到有效整改,居民的生活环境和质量也将难以提高。
资料链接
腾讯手机管家发布的《2018年上半年“牛皮癣”广告数据报告》中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用户举报牛皮癣小广告行业占比中,包括通厕维修、房屋出租/出售、信用贷款、医保/公积金套现、刻章办证、金融套现、上门开锁、杂病医治、搬家、重金求子等。其中,通厕维修和房屋出租/出售是牛皮癣广告中最多的两个行业,通常出没于楼道和房门口,成为用户无奈下的“求助对象”。
在近日印发的《合肥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6+3”项整治提升行动总体方案》中,除了六大整治提升行动,合肥还将开展三项专项整治行动。其中,乱发小广告专项整治行动,将再度对城市“牛皮癣”宣战,使乱发小广告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并建立治理乱发小广告的长效机制。在此次行动中,合肥将以市区(开发区)范围内的主干道、主要交通路口、背街小巷、居民小区、宾馆酒店、公共停车场等场所为整治重点,依法取缔和严厉打击非法印制、散发、张贴小广告等行为。
合肥晚报 ZAKER合肥见习记者 唐萌 文/图
原标题:烦人!“牛皮癣”广告无孔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