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的位置:安徽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合肥新闻 »

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征文|李祖青:灶台变迁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直到今天,回想小时候家里留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东西莫过于厨房里的灶台,不仅仅是一日三餐围着它转的原故。

灶台在我们乡村一般都有单独的房间,与住人的房间留有一小段距离,住房大厨房小。分隔开来的主要原因:一是远离烟熏火燎,二是预防火灾殃及主房。我小时候亲眼见过几次火灾,都是因为厨房着火后燃上了大屋。

从我记事,灶台都是土坯砌成的,灶台上安放着一口大锅和一口小锅。大锅用来煮饭,小锅用来炒菜,在煮饭与炒菜之前或之后,还用它们烧水。

锅灶以燃烧稻草为主,遇到连日阴雨,稻草受潮,烧煮就显得异常困难。有人用芭蕉扇扇风点火,有人鼓着腮帮子对炉灶中吹气。用口吹气,人反应要快,稍不注意就会被突然燃起的烟火呛得半天喘不过气,有时候还会被烧焦眉毛。我们庄子上倒是有一件灶台配套设备,那是我舅爷爷家的风箱。有一次,我好奇地问父亲,我家怎么没有风箱呀?父亲放低声音对我说,有风箱的,从前都是大户人家。舅爷爷家的风箱早已分不清是什么颜色了,却让我羡慕不已,随着呼啦呼啦的响声,还真能控制灶台里面的火焰大小。至于什么叫吹火棍,我只听母亲说过,不知道是啥样!

可想而知,灶台是一个家庭经常有食物与油腻的地方,也是被蟑螂与蚂蚁看重的角落。大拇指大小的蟑螂很知趣,总是见人就躲,快得让你抓不到。那些小蚂蚁却总是大摇大摆地来回忙碌,有时三五成组从锅碗瓢盆里搬食物。尽管我们有时候用开水烫,它们仍前赴后继、目中无人。

上世纪80 年代后期,大部分人家开始建砖瓦房屋。房屋建好后,首先考虑的是灶台,因为灶台干净与否,是检验一个家庭的卫生标准。用红砖砌灶台,用水泥或瓷砖铺台面,灶台上沾了点油,抹布一擦,干干净净,再滴点洗洁精,光亮如新。

我问过母亲,过去那种用泥土砌成的灶台,粘了油腻是怎么擦拭的?况且,那时候还没有洗洁精。母亲笑着说,“你怎么这样傻!过去哪有这么多油!一年全家人吃的油,还不到现在的一个月用的油。我们都是用筷头蘸点油滴到菜盆里,怎么会把油滳到灶台上呢!”

这几年似乎是灶台的一次革命。几年前我们回家,父母不再是一个灶上一个灶下忙碌。一桌菜上桌,母亲也不像过去一身油腻一脸的草木灰,吃饭之前也用不着去洗个脸。因为家里安装了油烟机,还有电饭煲、电磁炉、微波炉、煤气灶,一应俱全。母亲感慨地说,“过去要是有电饭煲,淘上大米放上菜,干完活回来就吃饭,我们能省多少时间,能多干多少活,还干净!”

几年前,合肥金寨南路延伸至花岗镇,我的家乡也纳入村庄规划拆迁范围内。拆迁是好事,但让父母亲留恋的是老宅和厨房里的一套电器。听我们说,不久就会住上高楼,用上自来水与天然气时,母亲反而犹豫了,她说:“我刚丢掉了稻草与木柴,学会了使用这几样电器,怎么又要改天然气?真是要活到老学到老!我担心的是能学会使用吗?”

责任编辑:张至卿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点击排行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我爱看图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404

SORRY!

您访问的页面走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