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是起诉至法院要求儿子还其赠与的财物、支付赡养费,接着又状告儿子,要求将其接到北京同住……独自生活的耄耋老人韦某与儿子通过法院反复“较劲”,可是,儿子一家三口与岳母共同“蜗居”在一间30多平方米的房子里,不具备接他前往北京共同生活的条件。近日,肥东县人民法院以特殊的方式审结了该起赡养案件。
耄耋老人接连状告儿子
今年86岁的韦某是肥东县水利系统的一名退休职工,老伴过世已经十二年,膝下仅有一子徐某在北京定居。
韦某一直居住在单位提供的宿舍,虽已是耄耋之年,但身体仍然硬朗。近年来,因独自一人生活,感觉孤独、寂寞,遂想起以“状告儿子”的方式引起儿子对其关注、给予照顾,因而多次向肥东县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儿子徐某返还其赠与的钱物、支付赡养费。肥东法院均作出相应判决,支持了韦某的请求。
2019年1月,韦某又向该院提起诉讼,要求法院判决儿子徐某将其接到北京同住。该院法官凌燕在接收案件后,多次与身在北京的徐某通电话,了解到被告徐某虽在北京工作,但生活、工作压力较大,经济并不宽裕,为方便女儿学习,一家三口与岳母共同“蜗居”在一间30多平方米的大开间内,不具备接韦某前往北京共同生活的条件。诉撤反复案件一波三折
法官多次与原、被告及其亲属进行沟通,韦某这才同意继续在肥东生活,由徐某委托亲属代为照顾,韦某也在开庭前向法院递交了撤诉申请。
不料,两日后,韦某即要求撤回撤诉申请,不同意由亲属代为照顾。凌燕法官又多次与韦某进行谈心,在法官的劝说下,韦某同意,由儿子将其送到肥东养老院生活,并于2019年2月再次向法院递交了撤诉申请。
谁知,过了两日,韦某又要撤回申请。法官经走访了解到,韦某平时性格较急躁,以前在养老院生活期间与他人相处不和睦,还宣扬儿子不孝对其不管不问,致使养老院有所顾虑,找了几家养老院都不愿接收。
为了解决韦某的养老问题,凌燕法官放下手中的工作,带着韦某找到了辖区内的一家大型养老机构,如实介绍了韦某父子之间的矛盾,打消了养老院害怕家属弃养的顾虑,同时,联系韦某所在单位作为临时监护人,在韦某儿子不能及时赶到时处理相关事务,养老院终于答应接收韦某。至此,老人与儿子的纠纷才告一段落。
合肥晚报 ZAKER合肥记者 李后祥
原标题:耄耋老人诉至法院要求与儿子同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