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新安晚报或安徽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时间如果回到两年前,在普通人眼中,吴坚(化名)应该还是一个“年轻有为”的“高富帅”,20多岁的年纪,拥有一家自己的公司,三辆百万豪车,多块世界名表。他出手阔绰,还有一个兴趣爱好,就是打赏女主播,甚至奔赴外地与主播见面。不过,没过多久,吴坚被打回了“原形”,债务缠身,卖车、卖表、卖首饰还债。因为这些挥霍的钱财,来路不正。昨天上午,吴坚因为涉嫌诈骗3487万余元,站在了合肥市中院第十八法庭的被告人席上。
撒谎:自称认识商场领导
2017年4月7日,安徽一家金牌便民服务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800万元,法定代表人是金某某,经营业务为:配送服务、会务服务、商务咨询、企业营销策划等。实际上,庐江人吴坚才是该公司的实控人,那一年,吴坚仅24岁。
吴坚自述,他做过一些演唱会门票、手机靓号、烟酒生意等。但吴坚的问题,是出在倒卖购物卡上。
检方指控,2017年3月起,吴坚对外谎称认识合肥百大集团、银泰中心等商场的领导,能以8折至9.5折不等的低价购得商场购物卡,欺骗并吸引被害人甄某某、李某某等人在其处购买购物卡或投资购物卡生意。
实际是,吴坚并不认识商场领导,也没能低价购得购物卡,反而,是以几乎平价的价格,直接从商场、卡贩子等处购买了这些商场的购物卡。“买卡的折扣不等,有的原价,大部分是98、99折,92、93折也拿过。”吴坚在庭上说,他自己或让公司业务员等人去购卡,但让购卡人保密,不得透露实际购卡人是他。
手段:“高买低卖”骗信任
“低买高卖”才有利润,但吴坚的实际操作却是“高买低卖”,以此为幌子,用这种方式获得受害人信任。几乎平价购得的购物卡,吴坚低价卖出,他在庭上称,自己卖卡的价格一般是原价基础上打9到95折不等,最低卖过8点几折的价格。在最后,为了套现,甚至低于8折出售过。
能够以这么低的价格买到知名商场的购物卡,再加上吴坚积极的自我宣传,不少人慕名而来,找吴坚买购物卡。甚至有的时候,受害人不直接拿卡,吴坚代为销售,将“低买高卖”的收益转给被害人。
起诉书显示,截至案发,吴坚利用此举,所骗资金共计555281151.66元,部分用于维持其资金运转,部分用于个人消费、挥霍等,共造成被害人甄某某等10人实际损失34451724.66元。
奢靡:一天要消费3万元
吴坚的挥霍,也基本是从倒卖购物卡开始的。一位证人证言显示,“2017年吴坚倒卖购物卡后,生活一下子奢靡起来了。他喜欢打赏女主播,一次好几万,还曾去澳门赌博,输了几十万。”
吴坚一名朋友的证言也显示,吴坚出手十分阔绰。曾给她购买名牌化妆品、包包,还带她去南京酒吧消费娱乐。该朋友还表示,吴坚给女主播送礼物大概花费有100多万元,还曾赴南京与女主播见面,也花了不少钱。“他一天的消费要3万多元。”
2017年6月,吴坚与妻子领证结婚。其妻子证言称,吴坚送给她一只钻戒价值20多万,还有一辆150万的奔驰。不过,这些首饰、豪车也已被吴坚变卖,偿还受害人了。
逃匿:换手机号和微信号
在起诉书上,共指控了吴坚两项诈骗事实,除了倒卖购物卡造成的3000多万损失外,还有2017年6月至10月,吴坚以经营烟酒生意为由,骗取被害人华某为其提供香烟和茅台酒,共计价值人民币424950元。
这项指控被吴坚的辩护人否认了,其认为这是民事合同纠纷。“吴坚共买了340多万元的烟酒,但是已经付了299万多元,还剩下10%没付完。”
此外,公诉机关指控,2017年10月底,吴坚逃匿。但吴坚认为一些被害人还能与自己联系上,但也承认更换了手机号码与微信号。2018年2月24日,吴坚被公安机关抓获。
公诉机关认为,被告人吴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事实、隐瞒真相,实际骗取他人财物34876674.66元,数额特别巨大,其行为已触犯了刑法,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应当以诈骗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公诉:应该认定为诈骗罪
被告人吴坚表示检方指控属实,自己认罪,但对罪名有异议,认为公诉机关指控的诈骗罪不能成立,应该认定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我的目的不是诈骗钱财,我有很好的规划,客户资金放我这里,我是为了投资其他项目,来归还他们。”此外,吴坚表示,在案发后他还对车、表、首饰等进行了变卖积极偿还,自己也没有逃避,没有隐藏财产。
吴坚的辩护人也认为应当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追责,“购买购物卡只是其中一部分,占比不到10%,大量款项还是直接投资,按约定期限,支付相应本息。而最后未还部分,也只占总金额的4%,投资款项大部分已归还。”辩护人认为,即使以诈骗罪认定,也只能以吴坚个人消费金额为准,认定1160万余元,而非3487万余元。
公诉人则认为,吴坚有明显的非法占有目的,因为吴坚称他是想吸收存款来自己做投资,但经计算,他与受害人之间的回报利率高达130%,“试问投资什么行业能够获得如此高额的回报率?”公诉人称,吴坚是明知如此高的利率无法实现,自己也没有偿还能力,还实施了骗取行为,应该认定为诈骗罪。另外,公诉人还表示,以实际损失认定诈骗金额并没有问题。
最后陈述时,吴坚向受害人表达了歉意,“我对不起大家,我会好好改造,等回归社会后,欠大家的钱,一定会还。”
该案将择期宣判。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记者 朱庆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