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新安晚报或安徽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2015 年,合肥新型显示产业集聚发展基地获批。4 年多来,基地聚焦国内外知名显示企业,坚持产业链招商,已形成涵盖上游装备、材料、器件,中游面板、模组,以及下游智能终端的完整产业链,实现了“从沙子到整机”的整体布局,产业整体规模、创新能力、本地化配套水平均在国内居于领先水平。去年底,维信诺(合肥)G6 全柔AMOLED 生产线启动建设,为未来柔性产能的爆发做好了充足的产业储备。未来,新型显示产业必将借助合肥这座科教名城的科技力量,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
依托基地,带动上下游产业
这是一组闪亮的数字:2019 年1~6 月,合肥市新型显示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完成产值456 亿元,同比增长25.9%。实现全口径税收25.2 亿元,同比增长21.4%;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4.2 亿元,同比增长24.1%。2019 年基地内面板企业产值将突破400亿元。
自京东方落户合肥以来,合肥市新站高新区签约落地了彩虹集团、乐凯、法国液空、住友化学、康宁等五十余家国内外企业在新站区投资配套产业,对促进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基础器件及材料的技术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目前,合肥新型显示产业基地形成了以TFT-LCD为主导,OLED加快发展壮大,Mi⁃cro/Mini LED、激光显示等跟踪布局的产业格局。基地从业企业超85 家,累计投资项目超过110 个,已完成投资超1400 亿元,建成三条TFT-LCD量产线、一条有机EL 试验线及一条硅基AMOLED小尺寸线,在建一条总投资440 亿元的柔性AMOLED6 代线,面板产线规模国内领先,产业链各环节也正向合肥市加速集聚,涵盖了上游装备、材料,中间面板、模组,以及下游智能终端等完整产业链,产业本地化配套率大幅提升。TFT-LCD方面,面板领域拥有国内首条6 代线、首条金属氧化物8.5 代线以及全球首条10.5 代线,设计总玻璃基板投片量超过340K/月。
柔性电子产品,已经在路上
2018 年12 月27 日,维信诺(合肥)G6 全柔AMOLED生产线启动建设,该项目总投资440 亿元,项目建成达产后将实现30000 片/月玻璃基板加工能力(玻璃基板尺寸为1500mm×1850mm),具备全产能高端技术对接能力,可面向高端市场和客户提供高端产品定制化服务,针对未来高性能柔性产品进行了量产前瞻技术布局,整体产线技术规划水平全球领先。
据悉,维信诺(合肥)第六代全柔AMO⁃LED生产线是安徽的首条AMOLED生产线,同时也是维信诺的第三条AMOLED 生产线。目前,维信诺(昆山)G5.5 AMOLED 生产线是国内运营最好的5.5 代线,已经实现稳定出货;维信诺(固安)第6 代全柔AMOLED大规模生产线是中国内地第一条全柔六代线,产线具备国内目前唯一的柔性On-Cell技术,目前正平稳运行中。随着合肥项目的按期推进,维信诺整体产能将不断提高,通过三条产线的合理规划,创新经验叠加,多地联动发展产业,为未来柔性产能的爆发做好了充足的储备。
技术做后盾,发展后劲十足
先进的技术产品,需要一支具有前瞻性的技术团队做支撑。
基地引导企业加快技术攻关,推动研发和关键性技术产业化,目前拥有各类国家级、省级公共服务平台25 个,其中技术创新研发平台16 个。依托各类创新平台,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今年1~6 月份,基地内企业申请专利259 件,获得发明专利授权51 件,全球尺寸最大、分辨率最高的硅基OLED显示屏在视涯科技点亮。
技术创新引领方面,京东方三条TFT-LCD 产线均在氧化物关键技术研发方面有所布局,8.5 代线和10.5 代线对应8K120Hz 驱动技术的8K 大尺寸产品已经输出样机,维信诺最新研发的柔性折叠、薄膜封装、屏下摄像头、on-cell TP等技术均将应用于合肥柔性AMOLED6代线项目。
前瞻技术布局方面,视涯科技基于12 寸晶圆的硅基OLED微显示模组生产线一期将于2019 年投产,产品性能指标优于国际一线厂商;合肥乐凯、维信诺等多家企业正在开展量子点彩膜技术研发;京东方卓印打印OLED工艺技术验证稳步推进;彩虹蓝光Mi⁃croLED巨量转移、全彩显示、驱动、检测及修复等方面技术进展较快。
关键技术共享方面,京东方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彩虹平板显示玻璃工艺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乐凯光学薄膜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等一批技术创新项目陆续建成,北航合肥创新研究院、北大蓝光协同创新中心等一批校企联合攻关平台成果显著。
屏芯端联动,辐射安徽全省
合肥市新型显示产业的蓬勃发展带动了一大批上下游产业,而从经济版图上,合肥市的龙头老大地位也开始在安徽省形成辐射带动作用。
发展至今,安徽新型显示产业实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快速发展,形成以显示面板为核心,以玻璃基板、偏光片、光学膜、驱动IC、靶材、液晶、光刻胶、湿电子化学品、特种气体、特种装备等为配套,液晶显示、OLED柔性显示、硅基微显示到激光显示等门类齐全,带动上下游全面发展的新型显示产业链条。
截至目前,安徽省已累计完成新型显示领域投资约1800亿元,在建项目计划投资约1000亿元。2018年,全省新型显示产业链产值突破1000亿元,液晶显示器件主营收入占全国五分之一。以合肥为中心,辐射带动芜湖、蚌埠、滁州、安庆、黄山、阜阳、池州等地,全省新型显示产业的规模效益、创新水平、配套能力均处国内领先地位,正朝着面板产能最大、技术水平最高、产业链最长、配套最完善的世界级产业集群目标迈进,努力走出一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民族产业振兴之路。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记者 赵明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