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新安晚报或安徽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日处理量从1 吨提高到4 吨;处理过的餐厨垃圾不仅可以变成有机肥,还能转化为生物柴油和中水……记者昨天从合肥庐阳区城管局获悉,安徽首座中小型厨余资源化利用中心正式投用,将处理周边1.5 公里范围内的全部餐厨垃圾。与2019 年5 月启用的全省首个“餐厨垃圾社区利用站”相比,这座位于长丰路的“厨余利用中心”规模更大,处理能力更强。据了解,今年在步行街、三孝口等处,还将建设八座。
工作人员示范餐厨垃圾处理过程。
日处理量可达4吨,服务周边1.5公里
餐厨垃圾就地处理,是近年来解决垃圾围城问题的探索之一。2019 年5 月,安徽城区第一座“餐厨垃圾社区利用站”在合肥南七街道建成使用,日处理量500 公斤~1 吨,能解决周边近4000 户家庭产生的餐厨垃圾,将其转化为有机肥料。
昨天,记者从庐阳区获悉,庐阳区首座厨余资源化利用中心正式投入使用。该中心位于长丰路与北一环交口南侧,由原长丰路垃圾转运站改造而成。与此前的“餐厨垃圾社区利用站”相比,该中心处理能力更强,日处理餐厨垃圾量可达4 吨,能处理周边1.5 公里范围的居民小区、商户门店、公共机构等一天产生的全部餐厨垃圾。
而且,该中心集垃圾分拣、油脂分离、废气净化、发酵转化于一体,不仅能将餐厨垃圾转化为有机肥,还能将其转化为生物柴油和中水等其他资源,做到物尽其用。
“吞下”餐厨垃圾,“吐出”再生资源
记者昨天在现场观看了厨余资源化利用中心的处理过程。一辆载有12 桶垃圾的全密闭餐厨垃圾回收车开进站里,将餐厨垃圾桶放到预处理减量机的投料口后,系统便自动开始工作。操作台上,餐厨垃圾中的一次性筷子、塑料袋等先被人工分拣出来,然后经减量机挤压粉碎、脱水分离油脂,再送入发酵机经过24 小时菌种发酵后,形成有机肥料。而餐厨垃圾中分离出来的油脂,则进入相关设备进行再度加工,可以用于炼制生物柴油。产生的污水则进入水处理区,经过三级深度沉降后,形成中水,然后用于中心内冲洗和绿化浇灌。而产生的营养有机肥经一周时间晾晒,待盐分消减后,将用于园林绿化的种植。
配有“除臭”系统,不影响周边居民
庐阳区城管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就地处理餐厨垃圾,是目前垃圾处理的趋势之一。为此,庐阳区将在2020 年,在步行街银泰附近、三孝口三零八巷附近等八处地方,建设8 座厨余资源化利用中心,让餐厨垃圾当天实现资源化处理,变废为宝。
那么,这些厨余资源化利用中心,会影响周边居民的生活和工作吗?对此,庐阳区城管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整套处理设备整体密封性很高,在处理过程中不会发生滴漏,“我们还配置除臭管道,在投料、处理过程中所产生的异味,通过管道由高能离子净化系统进行净化。”另外,减量机和发酵机内都配有UV 广解系统,具有除臭、杀菌功能。而整个设备间也装配新风系统,确保处置中心内外空气清新。
记者昨天探访时也发现,确实闻不到难闻的异味。
贺迎春 肖倩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记者项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