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新安晚报或安徽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5 月6 日中午,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在合肥市石鼓路翠微南园小区里见到韦朝力时,他正坐在楼下凳子上,等待母亲彭本英取餐回来。彭本英的老伴20 年前去世,如今她独自照顾着51 岁的脑瘫儿子韦朝力。这么多年来,从洗脸、穿衣到喂饭、上厕所,彭本英用无微不至的照顾和母爱给儿子一个温暖的家。
彭本英在给儿子韦朝力喂饭。
儿子自幼患病,生活无法自理
“彭奶奶挺不容易的,老伴走得早,现在一个人照顾脑瘫儿子。”芙蓉社区齐云居委会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韦朝力今年51 岁,生活不能自理,连走路都不能走稳。虽然有时他的兄弟姐妹也过来帮忙,但这么多年主要还是他母亲彭本英照顾着他。考虑到彭本英家的实际情况,社区每天提供一顿免费午餐,以减轻一些负担。
见到彭本英时,她刚把午饭拿回来。提及自幼患病的韦朝力,老人有些难过。彭本英说,儿子生下来时和正常婴儿有些不一样,“骨头有些软,两只手臂一只粗一只细。”彭本英说,儿子被确诊患有脑瘫,且无法正常说话。孩子突然患病,这对本不富裕的家庭来说无异是雪上加霜。
为了给孩子看病,彭本英和丈夫曾带着孩子去过多家医院。虽然知道负担会很重,但他们从未想过放弃这个孩子。在家人精心照顾下,韦朝力十多岁时勉强能走路,但生活没法自理。
悉心照顾儿子,母亲从未放弃
随着年龄增长,韦朝力的病情没有太多好转,不仅生活不能自理,而且走路也不太稳。从洗脸、穿衣到吃饭、大小便,这些都要靠父母来帮助,“每次出门都要带上他,担心他跌跤。”彭本英指着韦朝力的头部和背部,说这些都是儿子在外面摔倒后留下的伤痕。
“以前去哪儿我都带着他。去买菜和拿饭的时候,他(韦朝力)自己会有意识在小区里等我。”彭本英说,相比照料上的辛苦,她有时还要面对突然发脾气的儿子,虽然言语上的沟通很吃力,但她会想办法让儿子尽快恢复平静。
“其他子女都有家庭,因为儿子韦朝力的情况,我没法帮他们带孩子。”彭本英说,丈夫去世时也对这个脑瘫儿子放心不下,但她会尽最大努力照顾好儿子。
老母年纪渐大,担心儿子未来
彭本英说,她每天6 点左右起床烧水,下楼锻炼一会,便要回来准备早饭,开始忙碌的一天。等儿子韦朝力醒来,彭本英要给他捶背,活络筋骨,然后要帮儿子穿衣服,洗脸刷牙。吃完早饭后,韦朝力会下楼走走,有时不吃早饭也会下楼走走,一路上都有母亲陪着。
午饭前,韦朝力在楼下坐着,等母亲取回午饭。因为患病,韦朝力每吃一口饭,都要停下来歇一会儿,然后再接着吃。就这样,彭本英一勺接一勺地给儿子喂饭,从未催促过一句。等到韦朝力的饭吃完了,彭本英的饭早就凉了。
在家里,彭本英总会备上一壶水,儿子韦朝力从外面回来,多半要喝水。“我活一天,就要照顾好这个孩子一天。”彭本英难过地说道,只是她的年纪越来越大。想到以后,她不由地叹了口气,她也和其他子女沟通过此事,希望她去世以后,其他子女能轮流照顾韦朝力。
程欣 余亚明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见习记者 余康生 记者王吉祥 魏鑫鑫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