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 » 合肥新闻

合肥52对抗“疫”青年举办集体婚礼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新安晚报或安徽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2020 年5 月20 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情缘一线,姻为有你”——合肥市第七届青年集体婚礼(战“疫”青年专场),在合肥市蜀山区小庙镇马岗村小岭南举行,52 对来自抗疫一线的新婚夫妻参加了这次集体婚礼。

参加婚礼的52 对新人中,有身赴武汉一线的援鄂医疗队成员,有全力投身合肥抗疫一线的医务人员,有勇挑重担、冲锋在前的公安干警,有助力群防群控、复工复产的工作者,他们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主动延迟婚礼义无反顾地冲到抗疫一线,舍小家保大家,守护了人民的健康。整场婚礼按照传统中式婚礼的流程,分为新人三拜(拜天拜地拜父母)、交换信物、共饮合卺酒、朗诵情景剧《因为有你》、执手礼、祝颂、礼成等环节,新人们在景色秀丽的小岭南婚礼大草坪上,完美还原中式传统婚典仪式,观礼者纷纷鼓掌为他们送上最美的祝福。

他们的爱情故事

宫扣飞&邵应:见证彼此成长的八年

宫扣飞是合肥市第八人民医院(位于巢湖)普外科的医生,和妻子邵应都来自马鞍山,2013 年的春天,即将大学毕业的宫扣飞去参加高中同学会,邵应去参加初中同学会,“不是同学的两个人,却参加了同一个同学会。”邵应告诉记者,那是他们第一次见面,后来,他们恋爱了。为了爱情,如今邵应跟随宫扣飞在巢湖定居了。原本定在2020 年2 月2 日领证结婚,因为这场疫情一切暂停,宫扣飞奔赴医院,勇敢“逆行”。彼此陪伴的这些年,邵应见证了宫扣飞从一个刚毕业的医学生,经历实战工作、各种考试、规范化培训成长为一个独当一面的临床医师。昨日参加的这场婚礼,给他们留下了永久的甜蜜回忆。

汪莉&王艳冬:她瞒着他报名去武汉

汪莉是合肥市蜀山区南岗卫生院的一名门诊护士,经人介绍,汪莉和来自六安的王艳冬相识,本来俩人打算在今年2月14日领证,因为疫情,2月9日,汪莉报名去支援武汉。在报名去武汉之前,汪莉问王艳冬,“如果我去武汉你同不同意?”担心汪莉弱小的身体无法负荷繁重的工作,更担心她的安危,王艳东没有同意汪莉报名。可是后来汪莉还是瞒着王艳冬报了名,“她身为一名医护工作者去武汉,完成了国家以及人民群众交给她的任务,在她回合肥一周后,我们走进了民政局,最终成为一家人。”王艳冬说。

马群&魏鹭:警察夫妻的特殊蜜月

1990 年出生的马群,是庐江县公安局龙桥派出所的一名民警,妻子魏鹭1991 年出生,是白湖监狱管理分局的一名监狱警察,2018 年2 月底,他们在小区邻居的介绍下认识了。“她比我小1 岁,说来也是很有缘分,我们都住在庐江的一个小区,但是之前我们彼此都不认识。”昨日,马群笑着告诉记者。本来在今年2 月2 日,俩人准备领结婚证,

但是因为疫情未能如愿,一直拖到5 月8 日才领了结婚证。

在疫情期间,马群作为公安警察,魏鹭作为监狱警察,都各有职责和使命,坚守在各自岗位。“我们有两个多月没见面,这是我们特殊的蜜月。只愿,一切小别离都有大团圆!”妻子魏鹭表示。

张慧婷& 武佳宇:“90后”的责任担当

张慧婷和武佳宇都是合肥本地人,两人是安庆师范大学同学,2016 年7 月毕业后回到合肥。今年2 月2 日,原本是俩人领结婚证的日子,疫情来临后,俩人决定推迟领证时间,主动报名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

采访中,记者获悉:张慧婷是一家国有企业的工作人员,在疫情到来之际,主动支援逍遥津街道九狮桥社区,投入到社区疫情防控工作中,从2 月13 日到3 月28 日,张慧婷坚持在抗疫一线40 多天。在推进复工复产期间,张慧婷积极向商户宣传防疫要点,而武佳宇也积极协调配合所在建筑公司复工复产。这对“90 后”,在疫情面前不惧怕,不退缩,让我们看到了新时代年轻人的责任和担当。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记者 许佳/文 王从启/图

新安才汇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