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新安晚报或安徽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讯 近日,有网友在合肥“12345政府服务直通车”留言,建议减少共享单车数量,称共享单车数量巨大,导致人行道、非机动车道堵塞。
合肥市城市管理局、合肥市公安局回复:一、经交警支队了解,关于您在来信中反映“ 关于合肥市共享单车占用公共资源及乱停乱放的问题”的问题,交警部门高度重视。目前,由市交通局牵头,联合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市城管局共同发印发了《合肥市共享单车服务质量考核办法(试行)》,用于监督共享单车企业车辆管理服务,同时明确要求控制市内共享单车数量,6月1日前合肥市内共享单车数量由原有48万辆减少至31万辆。对于发现乱停乱放的共享单车,管理部门将通过管理程序要求共享单车企业限时完成规范摆放,超时未处理的,将由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与市城管局联合执法进行拖移。二、经市城市管理局了解,对于共享单车的管理,交通、城管和交警部门采取了许多措施,但是因为管理手段有限等问题,共享单车的管理仍难以达到广大市民的期望,其主要原因在于:一是总量过多。通过前期摸排梳理,目前合肥市共享单车投放总量不尽合理。目前上海市共享单车总数约80万辆,成都市共享单车总数约60万辆,杭州市共享单车总数约35万辆。而合肥市目前单车数量已达46万辆,大大超过的了城市居民需要,直接导致城市公共资源被侵占,严重影响城市市容市貌,行人车辆正常通行。二是运维人员严重不足。共享单车投放基数大,各公司运维投入不足,路面运维人员和调度车辆低于合理配置范围。从全国范围看,共享单车运维人员配备不少于30人/万辆,而合肥地区实际路面运维人员只能达到10-15人/万辆,车多运维少,也直接导致共享单车管理的有效运转。三是随意停放。少数单车用户缺乏公德心,骑行素质不高,不按指定区域停放,同时电子围栏、文明停车引导等方式没有得到很好应用,导致随意乱停车的现象较为普遍。共享单车乱停放已成为文明创建一大顽疾。四是管理手段单一。针对共享单车违规停放现状,城市管理部门采取疏堵结合方式,一方面采用规范停车入线,在全市范围了施划规范停车线,目前已施划4000余处,引导共享单车有序停放;二是对违规占道停放而无人管理的共享单车进行暂扣,但是暂扣管理成本较高,平均每辆单车达100元以上。而且此种管理手段并不能有效解决共享单车管理顽疾,往往造成管理一阵风,不管乱成粥的情况。为了满足市民文明有序出行的需要,交通、城管和交警部门正采取以下措施:一是成立主管部门联席会议。由市交通局牵头,市城管局、公安交警等部门配合工作,定期召开会议通报单车管理情况,并根据问题约谈相关企业。各主管部门联合研究制定共享单车考核方案,共同审定共享单车备案,为共享单车管理工作提供抓手。在今年3月的联席会议上,经研究决定,将合肥市区共享单车数量控制在31万左右。二是加大整治力度。各区、开发区成立由城管队员、社区人员、热心市民、志愿者组成的管理队伍,每日巡查,现场进行规范摆放。相关部门各司其职,交通部门严把单车准入;交警部门加大对占用机动车道、慢车道的共享单车的查处力度;城管部门加大对占用人行道、盲道、绿化带、地铁口共享单车的查处力度,共同维护市内共享单车运行秩序。三是强化技术手段。督促共享单车企业推广应用区域停放引导,规范停放区域和严控单车聚集量。近期由交通部门牵头研发的共享单车审核APP即将投入使用,通过APP将实行“一车一码”数量管控,严控新增共享单车。四是动员全民参与。充分调动广大市民积极性,开展“共享单车乱停放随手拍”和“共享单车乱停放随手摆”行动,积极营造全民共参与、共治理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