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 » 合肥新闻

引领“食尚”有法依 合肥市制止餐饮浪费行为条例今起施行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新安晚报或安徽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未在显著位置张贴或者摆放节约食物、杜绝浪费的宣传画或者提示牌,设置最低消费,或者以包间费、开瓶费等方式变相设置最低消费的,将依规处罚……《合肥市制止餐饮浪费行为条例》(以下称《条例》)今起正式施行,杜绝“舌尖上的浪费”将真正有法可依。业内人士表示,从呼吁到立法, 《条例》将进一步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以“法治”约束制止餐饮浪费,引导文明节约习惯。

顾客

点餐会量力而行 有剩余打包带回家

10月27日中午,记者来到政务区潜山路和南二环路交口某商场的一家餐饮店,看到已结束就餐的一桌菜品已全部空盘,两个年轻人正在打包一份鸡爪。

某日料店,按需点餐,师傅现场制作。

“上了一周的班,出来吃顿好吃的。”打包的李女士告诉记者,她和朋友经常出来聚餐,点餐量都不会太大。 “如果有剩余,打包的饭菜回家还能吃,省了做饭的麻烦。”她说,上了一天班回家,并不想在吃饭上花费过多的精力。

“菜的种类多,分量正好,吃多少点多少,营养均衡还不会浪费。”在包河区南二环路加侨国际广场负一层的青年食塘,张女士表示,她和同事工作餐选择“N+1”模式,比如两个人点三个菜,经济实惠。记者观察了十分钟左右,几乎满客的餐厅里,已结束就餐的桌上,盘子都清空了。

而记者在走访中也发现,个别的餐位上,也有食物剩余的现象。在罍街一家连锁饭店的包厢内,一份汤剩了一半、主食几乎没动……正在收拾的服务员表示,刚结束聚餐的是一桌商业宴请, “提醒(客人)打包了,但客人说不需要。”而一家正在营业的烧烤店,托盘里还摆放着十几串没有烤制的肉串, “是一对情侣,应该是点多了。”服务员说道。

对即将实施的《条例》,多位受访者称“不清楚”,但点餐都会量力而行。 “前段时间不是有光盘行动吗?现在已经习惯了,也是一种很时尚的行为。”但李女士坦言,就她的经验,打包也要看情况。 “如果说是跟朋友一起,那吃不完打包就无所谓。如果是跟男朋友,那女孩子可能不好意思吃,更不好意思打包,有可能浪费就多。”

商家

制止浪费频出招 设提示牌、推半份菜

《条例》规定,公民应当树立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观念,养成爱惜粮食、文明餐饮的习惯;同时明确餐饮经营者应当依法从事餐饮经营活动,执行餐饮业节约型标准,建立制止餐饮浪费制度。那么,《条例》的知晓率如何?餐饮经营者是否已有所准备?实施后,对餐饮经营者又有何影响呢?

某手工面馆,顾客碗里的面就要见底。

连日来记者的实地走访中,多家餐饮店的店长告诉记者,他们不清楚《条例》即将施行,其中,包括几家知名餐饮连锁门店。根据《条例》,餐饮经营者“实行餐饮消费提示制度。餐饮经营者应当在显著位置张贴或者摆放节约食物、杜绝浪费的宣传画或者提示牌。”多家餐饮店表示,在“光盘行动”提出之后,餐饮店在宣传和服务、引导节约用餐等方面,也在尝试。某火锅店的谢店长介绍,公司总部之前做了“光盘开心,打包更快乐”统一样式的宣传海报。在实际操作中,门店也规定,店员要提醒顾客把吃不完的饭菜打包带走,并且免费提供打包盒和打包袋。

而另一家品牌火锅店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店内提供半份菜,自取调料提示勤拿少取,员工也会提示顾客适量点餐, “比如一个人吃,可以点三个菜,每个菜点半份,这样既能吃好也不会浪费。”在天鹅湖万达附近的一家大型酒店内,值班经理介绍,目前酒店的菜品数量已作相应调整,套餐内的菜品数量按照就餐人数来确定。

“《条例》实施是一件好事,不仅可以节约食物,也是对勤俭节约传统美德的一种弘扬,作为商家应该支持和提倡。”多位接受采访的餐饮店工作人员表示,《条例》实施之后,餐饮店做好服务的同时,还会对顾客加强提示。

业界

从呼吁到立法 共促文明节约就餐

如今,除了堂食, “外卖”也成为市民热衷的就餐方式。《条例》明确,提供外送服务的餐饮经营者,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订单和食品安全的要求送餐,并使用环保、可降解包装。市民宋女士告诉记者,从事设计工作的她很忙,外卖是必需品。对品质和包装要求颇高的她,也代表了很多市民的需求。 “我经常光顾的牛肉粉丝店,最近更换了环保餐盒,颜值也高了。”

顾客自助挑选菜品,称重后结算。

制止餐饮浪费离不开行业自律。 “《条例》的实施,对企业来说是一个‘双面词’。”合肥市餐饮烹饪行业协会秘书长张广民分析称,以前消费者就餐点得多,消费金额上去了,商家的收入自然提高了。 但从另外一个层面看,原来千元的花费,现在几百元就足够了, “消费次数可能就增加了,总体来看,还是盈利的。”他认为,应该注意到,从呼吁到立法,《条例》对餐饮企业有奖有惩,对进一步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约束制止餐饮浪费,养成文明节约的良好就餐习惯提供了法治保障。

《条例》规定,餐饮行业协会应当依法发挥行业自律、引导、服务作用,促进餐饮业节约型标准的推广实施,制定行业公约,制止餐饮浪费。据张秘书长介绍,作为协会,日前已向全市餐饮企业、市民发出倡议,坚决制止餐饮浪费,长效做好节约型餐饮。

同时,安徽作为较早制定《节约型餐饮评价准则》的省份,在《条例》实施后,协会也将进一步加大宣传,做好引导和服务。

部门

检查近8000家次 违反规定将依规处罚

“我们把制止餐饮服务环节浪费行为贯穿于餐饮食品安全监管的全过程,截至目前,共出动执法人员13769人次,检查餐饮服务单位7966家次,发放宣传材料6500余份。”合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据了解,《条例》实施前,全市市场监管系统采取“现场检查”+“现场宣传”的方式,将“倡导绿色消费” “文明餐桌行动”同日常监督检查与校园食品安全守护行动、长江禁渔行动等专项监督检查结合,紧盯辖区承接婚宴嫁娶、红白喜事的大中型餐饮单位、机关食堂、学校食堂以及网络订餐平台等重点单位,指导餐饮单位认真落实制止餐饮浪费行为。

值得一提的是,针对不同业态餐饮服务单位,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分层次开展现场指导和培训。其中,约谈了合肥市网络订餐第三方平台,督促平台尽快实现网络订餐提示节约功能,采取下单前电子提示等方式主动提醒消费者购买外卖食品注意适度适量。

“禁止餐饮浪费是一项长期工作,市场监管部门将继续引导督促餐饮服务单位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和社会责任,培育勤劳节俭、文明用餐之风,弘扬反对浪费、促进理性消费的社会风尚。”该负责人表示,《条例》实施以后,对于餐饮经营者未在显著位置张贴或者摆放节约食物、杜绝浪费的宣传画或者提示牌的,设置最低消费,或者以包间费、开瓶费等方式变相设置最低消费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将按照条例规定进行相应处罚。

新闻背景

向餐饮浪费行为说“不”,我省三市拿出法律武器,合肥、宿州、黄山成为我省首批通过立法约束餐饮浪费行为的3个城市。

8月28日,合肥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通过《合肥市制止餐饮浪费行为条例》,合肥市首次将厉行节约、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纳入法治化轨道。9月29日,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予以审查批准,《条例》于2020年11月1日起施行。

程焱 殷志强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记者 赵琳 陈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