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新安晚报或安徽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记者17日从合肥市城乡建设局获悉,《合肥市城乡建设系统重污染天气扬尘防治应急预案》正式发布。根据预案,市区范围内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大于200的天气情况下,合肥市将分三个级别启动预警,并采用不同等级的应对措施,有效控制和减少建筑扬尘产生的大气污染。
三个等级由低到高依次为黄色预警(Ⅲ级)、橙色预警(Ⅱ级)、红色预警(Ⅰ级)。
处于黄色预警区域,启动Ⅲ级响应措施。
施工单位严格落实工地围挡措施;
各类施工现场、物料堆场堆放的易产生扬尘物料100%覆盖,裸露场地要增加洒水降尘频次(至少增加4次/日);
对易产生扬尘的作业环节采取湿法作业做好抑尘措施;
禁止土石方作业和转运、建(构)筑物拆除作业;
禁止装修喷涂、建筑粉刷(地下施工除外);
禁止施工现场沥青熔化作业;
禁止现场灰土拌和作业;
禁止露天焊接(抢险除外)等可能产生大量扬尘的作业。
处于橙色预警区域,启动Ⅱ级响应措施。
此时,除了裸露场地洒水降尘频次至少增加6次/日外,其他措施与Ⅲ级响应一致。
发布红色预警,则立即启动Ⅰ级响应措施。
要求停止建筑工地除降尘措施外的一切作业,因生产工艺必须连续作业的,应提前向所在地生态环境部门报备;
施工单位严格落实工地围挡措施;
各类施工现场、物料堆场堆放的易产生扬尘物料100%覆盖,裸露场地要增加洒水降尘频次(至少增加8次/日);
停止拆除工程作业、拆除垃圾转运作业。
预警期间,项目监督人员应加大巡查频次,赴责任单位现场督导责任单位落实应急措施。建设(拆除)单位项目负责人、项目经理、项目总监、搅拌站主要负责人在预警期间应始终在现场落实应急措施。项目施工单位在肥主要负责人在预警期间应对其在肥承揽的项目进行巡查,督促项目落实主体责任。
合建宣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记者 伍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