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 » 合肥新闻

合肥梨花巷藏着大量“铁皮房”! 新安晚报“拆违热线”继续开通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新安晚报或安徽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11 月17 日上午,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读者拨打新安晚报违建举报热线0551-62396200,称合肥梨花巷两边居民楼存在大量私搭的铁皮房等,道路两侧、楼顶上都存在,有些甚至占用了消防通道,“这些铁皮棚子都租出去用于一些经营活动”。

记者探访  铁皮房“挤占”梨花巷

17 日下午3 时,记者来到梨花巷进行实地探访,发现梨花巷一带属于老旧小区,居民楼之间的间隔相对紧凑,楼与楼之间存在大量搭建的铁皮房。居民楼靠道路一侧,有许多沿楼而建的铁皮房,有些是住家,有些被用做个体经营户的门面。

原本是两车道的梨花巷,在铁皮房的挤压下,只能勉强通过一辆车。记者随机来到一栋居民楼楼顶,发现楼顶同样存在许多砖瓦房、铁皮房等。在这些搭建物中间,架设着密密麻麻的电线等。

社区说法  等待街道鉴定违建情况

17 日下午4 时,记者来到位于红星路与梨花巷交口的逍遥津街道红旗社区。社区党委书记、社居委主任陈静告诉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在这次大拆违专项行动开始后,他们社区也已经开会,就梨花巷违建侵占公共通道等情况进行讨论,并已经将情况上报,现阶段还在等待街道鉴定,“如果确实是违建侵占公共区域,我们肯定会尽快予以拆除”。

据陈静介绍,梨花巷违建情况属于历史遗留问题,早在2012 年当地几个社区合并之前就已存在,现在红旗社区也在联系违建物搭建者了解情况。而梨花巷之所以存在违建,是因为这片房子大都是1988 年前后改造的老房子,漏水情况严重。此外,这里本来是列入拆迁计划的,当时社区认为这种情况会随着拆迁而得到解决,但拆迁计划一直搁置。

城管声音  已进行摸排并推进整改

17 日下午,逍遥津街道城市管理部余副部长告诉记者,梨花巷地处老城区,当地楼房相当老旧。梨花巷主巷存在的这些铁皮房,城管部门早已同社区进行了了解,“这些违建物是在2005 年合肥市第一轮拆违行动中遗留下来的问题,当时在拆除违法建设问题中存在一项政策,即对于一些生活困难的家庭或以此谋生的情况进行暂缓,作为存量在日后一些老旧小区改造或是整体拆迁、道路修建等改造活动中进行拆除。”

余副部长介绍,早在若干年前政府规划中,梨花巷就曾作为重点对象进行整体拆迁,但因为某些原因一直未能落实,导致现在梨花巷居民楼内存在大量违建。在今年开启第二轮“大拆违”中,作为执法单位必须按程序依法依规进行。

记者采访得知,现在逍遥津街道城市管理部已经跟红旗社区进行摸排,希望能够以平和的方式对违建进行拆除。“现阶段我们了解到梨花巷部分居民家庭条件还是比较困难,一方面本着人性化,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细致工作,我们的工作正在积极推进,尽快整改。”余副部长告诉记者,梨花巷违建情况的鉴定结果将在本月底之前出来。

新安晚报“拆违热线”继续开通

随着合肥“大拆违”不断推进,很多存在了十多年的违建陆续被拆。自开通举报热线以来,新安晚报违建举报热线0551—62396200 已接到30 多条相关投诉,问题主要集中在私自搭建棚子、加盖阳光房、一楼私自改成门面房等。

据读者王女士反映,瑶海区嘉山路一小区B区某栋二楼平台被住户封起来做房间,“很多一楼住户私自圈地做院子”。读者徐先生来电反映,祁门路一小区内“几乎每栋楼的顶层都加盖了阳光房,有的甚至加盖两层。”

住在阜南路某老旧小区的夏先生来电反映,该宿舍楼顶上有一间十平方米左右的鸽子房,“前些日子老旧小区改造,想重新做防水,该户坚决反对,导致防水一事停滞至今。”

读者王先生来电反映称,合肥哑巴巷一小区违建特别多,“一楼的院子全部搭成简易房子,对外出租做餐饮,油烟很大”。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获悉,从目前“大拆违”进展情况看,很多违建隐藏在小区深处,或处于城市偏僻地方。为了更好地推动大拆违进行,促进更多市民参与,新安晚报将继续开通举报热线,市民可拨打0551-62396200 进行举报,也可以登录大皖客户端线上报料。

记者接到这些线索后,也会积极联系,同时将会把收集到的线索整理并转给城管部门进行处理。

报料\问政\投诉请登录大皖客户端一键解除心中难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 见习记者孙召军 殷子昂 记者许佳 摄影报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