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新安晚报或安徽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讯 11 月25 日,距离贾云夫妻救下从13 楼不慎摔落的男童已经过去3 天了。但在合肥安百苑小区,仍然每天有居民聚集在9 栋楼下,指着12 层的窗户讨论。“贾云真好,是个好人”,“这孩子被邻居捡回一条命啊”……顺着居民手指的方向,可以看见从12 楼延伸出的防盗窗,窗户中间有一个大窟窿,很是显眼。
贾云救人现场。
回忆 “事后我才感觉全身都很酸”
11月22日,晚上10点多,小区里大多数人家已经关灯入睡,12楼有一户却灯火通明。阳台上,这位中年男子紧挨防盗窗,斜侧着身子,牢牢拉住一名随时可能坠落的男孩,他的妻子一边耐心安抚着男孩,一边拨打紧急救援电话。这个小男孩他们并不认识,夫妻配合着救援一直持续了30分钟左右。
“当时我在卧室扫地,突然听见‘砰’的一声,晚上阳台也没开灯,再加上我自己近视,隐隐约约看见一个人影。”贾云的爱人姚玉莲第一时间发现了摔落在防盗窗上的男童。当时正在房间外的贾云听见妻子紧急呼唤,赶紧跑进卧室查看,眼前的一幕让他想都没想,一个箭步上前紧紧抓住了孩子。
“我们住在12 楼,主卧阳台的防盗窗延伸出去有50 厘米左右,小孩一开始应该是掉在防盗窗上面,后来从防盗窗的顶端慢慢爬到我家防盗窗外围了,小男孩两腿悬空在防盗窗外面,只有两条胳膊在窗户里面,我看到以后立马双手拽住他的胳膊。”贾云告诉记者,他在拉住孩子的同时让爱人赶紧拨打119。
“我一边抓着孩子一边对着楼上喊人,但是没人回应,我立马想着要拿绳子把孩子固定住,防止他坠落。我以前在武警森林部队当过兵,就想到了用武装带代替绳子,于是赶紧让我爱人找出来。”贾云让妻子将武装带套在男孩腿部并固定在防盗窗上。“我主要是怕自己的手突然没了力气,用武装带捆绑可以防止孩子滑落。”
“爸爸,我要找爸爸,叔叔你要救我!”孩子的哭喊让这对夫妻俩很是揪心。“孩子一直在挣扎,身体动来动去,一不小心就会掉下楼,我的心悬着,都要跳到嗓子眼了。但是我必须要一直安慰孩子,让他别怕,我告诉他,我们一定会救他的!”姚玉莲说,听见孩子要找爸爸,她便立即去楼上挨家挨户敲门询问家里是否有孩子掉落。但没想到的是,姚玉莲问了一圈楼上在家的住户,还是没有找到孩子的父母,她急得团团转,无奈又转身下楼继续安抚孩子。
“报警以后大约10 分钟,消防员就赶到了我家里,对孩子进行施救,其中一个消防员和我一起紧紧抓住小孩,其他人进行破窗营救。”贾云告诉记者,在救援过程中,他不停地与孩子交流,问男孩家中是否有人,孩子回答家里只有他一人,还喊着“叔叔救我”。“我听了以后真是很心疼,一直安抚他说‘你别怕,叔叔在呢!叔叔一定会救你!’”贾云回忆道。
又过了20 分钟,孩子终于从防盗窗的窟窿里被抱进来。小男孩获救这一刻,贾云夫妻悬着的心终于落下。“从报警到孩子获救大概30 分钟,我一直拉着孩子,心里很慌,很紧张,孩子救下来以后,我松了一口气,才感觉到自己全身都很酸。”贾云说。
道谢 “多亏他,孩子才能毫发无伤”
被救男童母亲送锦旗。
原来,小男孩的家在13 楼,孩子爸爸趁孩子睡着后出去办点事,谁知他刚走,孩子就醒了并且爬到了阳台上,不慎掉了下来。目前,孩子母亲陈芳带着孩子回了老家,“我原本就打算这两天带孩子回老家的,但是没想到碰到这一劫。”陈芳表示至今她仍然心有余悸。
“小孩现在身体情况一切正常,也没有哭闹。”陈芳告诉记者,她第二天一大早就去买了牛奶、烟酒等礼品送去贾云夫妇家里,感谢他们救下自己的孩子。“我真的很感激他,我会一辈子记住他,多亏他救了我家孩子,孩子才能毫发无伤。我做了锦旗准备给他送过去,还要去他单位再次感谢他。”
对于孩子父母的感谢,贾云表示等他们回来就把礼物返还。“这都是我应该做的,我看到孩子掉落,肯定要第一时间抓住他,无论体力多么透支,我也要牢牢抓住。”贾云说,这种事真的挺让人后怕的,每个家庭都应该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小区居民郑琴就住在贾云家斜对面楼栋的3 楼,当天晚上亲眼目睹了孩子获救的过程,“我觉得贾云很了不起,也感慨小孩子命大,真是碰上好人了!”一夜之间,贾云受到了全网关注,媒体平台上关于他救人的消息铺天盖地。对此他说自己抱着一颗平常心,绝不认为自己成了网红。“我觉得不管谁遇到这个事情,都会像我一样这么做的,不过说来,我觉得这个小孩也是和我有缘。”贾云说着便骑着电动车上班去了。
弘扬 当地拟为其申报“中国好人”
淝河镇党委政府来慰问。
“贾云夫妻瞬间的一拉,挽救了一个孩子的生命,实在让人感动,镇里打算为贾云夫妻申报‘中国好人’,不过这需要一个过程,我们要按照程序依次申报。”淝河镇文明办负责人表示,他们目前正在抓紧准备材料申报“包河好人”和“合肥好人”。
据安徽省文明办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好人”评选从流程上是层层推进的,需要一定的审核过程和周期,目前安徽省“好人”评选周期为每月一评,具体是否能够评选上,还需要相关单位和专家组进行考核、打分以及排序等。
贾云在防汛一线。
“贾云夫妻挽救小男孩的行为是现在社会上亟需的一种善举行为,也是一种正能量的体现,值得全社会倡导和推广。通过这个社会事件,我们能看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在落地、落细。同时,这个行为也体现了救人要采取科学的方法。”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当代安徽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邢军针对该事件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对当地政府为贾云夫妻加紧拟报“中国好人”的行为,邢军表示“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好人’的推荐、宣传,让‘好人’基因能够传承下去,让‘好人’精神能够弘扬,这是好事。”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 端见习记者汪艳 记者刘哲 摄影:张洪金 沈永芝
贾云其人
“我是2007 年入伍,入伍部队是武警大兴安岭森林支队库都尔大队,于2009 年12 月退伍。现在是贾大郢社区的一名工作人员。”贾云指着自己的退伍合影留念照片说道。今年,贾云参与了防疫、抗洪工作。“抗疫工作是从大年初二开始,我主要负责城中村居民组,工作是给大家测量体温,登记人员信息,大概持续到今年4 月份,中间也没有休息。”贾云说,当时他早出晚归,大约从早上6 点到晚上10点,每天都在防疫现场。
8 月,贾云又参加了淝河镇的抗洪行动。“当时我是在淝河镇徐涵排涝站参与抗洪工作,主要负责扛沙袋,每个沙袋大约三四十斤。”贾云和同事们穿着胶鞋冒着大雨扛着沙袋,一趟接着一趟,来来回回地跑,持续了三四天,“那段时间确实很累,人很疲倦,因为每天干活都用尽自己全身的力气,感觉有点虚脱,但是我不能放弃,我知道自己必须要坚持。”
“贾云是一个好学肯干的人,平时在工作中任劳任怨,对于社区的各项工作,他都积极配合,尽职尽责。他和单位的同事们都相处得很好。”淝河镇贾大郢社区妇联主席、宣传委员沈永芝介绍,贾云从2018 年9 月至今在淝河镇贾大郢社居委任居民委员会委员,也是民兵营副营长,同时还担任城管工作,获得2012 年度淝河镇大建设先进个人、2014 年度包河区优秀团干和淝河镇先进工作者、2015 年度淝河镇五星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