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新安晚报或安徽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发芽了,发芽了,快来看啊!” 11月20日下午放学后,合肥市翡翠学校309班的盛思琪和几位同学再次兴冲冲地爬上教学楼的楼顶,奔向309班的“空中菜园”。当看到一周前自己和同学们播下的小青菜种子发芽了,她激动地大喊起来。
据了解,本学期初,合肥市翡翠学校利用该校惟勤楼和惟诚楼的楼顶空间,给每个班级设置了一块小小的“空中菜园”, 供师生们进行农业种植和劳动学习。10月底,每个班级都分到了一块大约4平方米的“自留地”。随后,师生们都开始忙活起来了:结合班级文化给“农场”取名字;根据气候和植物生长规律,选择播种的种子;聘请 “校外家长劳动指导员”,学习种植知识……在师生和家长们精心准备下,香葱、青菜、菠菜、豌豆、 蒜苗、苦菊等种子安然落入了土壤中。
种子种下后,孩子们不时地记挂着,“天气比较干燥,每天最开心的事就是老师带我们去‘农场’浇水。”“看到蒜苗抽芽了,真是太开心了!“”我好想看到我种的白菜早日长大啊!”孩子 们的言语中充满了期待。309班的黄开元同学每次去“农场”, 都会用日记文+图的形式记录植物的点滴变化。
有了“农场”,不少科学老师经常带学生来这里采集素材, 共同探索植物成长的秘密。以此为契机,班主任们在班级里开展了各类劳动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感受劳动的快乐。校园里刮起了一股劳动热潮“。劳动教育可以培养孩子的劳动技能, 还能帮助孩子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在翡翠学校校长丁文进看来,“农场”种植可以让孩子们感受到生命成长的律动,唤醒孩子们的责任心和感恩意识。对于成长来说,这比学习成绩更重要。
聂忠霞 李宁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记者 林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