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新安晚报或安徽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讯 今年8岁的魏博文在合肥一所小学上二年级,他从3岁就开始接触轮滑,进入小学后,便参加了学校的轮滑球队,每周训练三次。魏博文的妈妈周芳芳在接受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采访之前,给记者发来一段视频,这是今年7月份魏博文参加比赛的一段视频:场地上,全副武装的少年们正举着球棒,追逐小球,眼前的运动和冰球很像,却并非冰球,没有冰刀刮擦冰面的声音,取而代之的是滑轮滚过地面的隆隆声响。
上小学加入轮滑球队
“3岁多的时候,孩子看到有大一点的小朋友穿着轮滑鞋在广场上玩,就产生了兴趣,一开始我们也担心安全问题。”魏博文的妈妈周芳芳说,看到别的小朋友穿着轮滑鞋快速经过,魏博文便吵着也要一双轮滑鞋。为此,她没少查阅资料,了解关于轮滑这项运动的相关知识后,给孩子买来了轮滑鞋和一些防护用具。
魏博文在训练中。
周芳芳说,防护用具包括护膝和护腿等,而小区广场也成为了孩子的“轮滑场”,不过每次去,大人们都会陪着孩子,毕竟孩子刚开始接触轮滑,摔倒和跌跟头是难免的事,即便这样,小博文仍然对轮滑运动充满着兴趣, “接触轮滑后,孩子只是偶尔去小区广场上玩轮滑,有时和其他小朋友,不过这让孩子有了一定的轮滑基础。”
在升入小学后,魏博文很快便参加了学校的速滑队,而且在轮滑训练中,进步非常快,很快又加入了学校的轮滑球队。周芳芳对记者说,轮滑球更像是冰球的另一种形态,是一项集技术、战术、智力和身体于一体的综合对抗性运动,平时有固定的训练,也会参加一些比赛,家人对孩子加入轮滑球队是很支持的。
曾在轮滑球比赛中获奖
周芳芳说,儿子加入轮滑球队后,每周有三次固定的训练,训练的时间在两个小时左右,在暑期的训练时间则是三个小时,不过眼下,这样的训练已暂时停止了。每次的训练持续两个小时左右,训练内容并不轻松,可魏博文从不向家长喊累,反而是每次都能充分地完成训练。
“给孩子也报过篮球课程,但还不到半年,他就不太感兴趣了,相反对轮滑始终充满着兴趣。”周芳芳说,自身有一定的轮滑基础,加上在学校内的训练,儿子的轮滑技术提升很快,现在像正滑、倒滑,持球杆拐弯滑行都已熟练掌握。
在周芳芳向记者提供的多张魏博文的照片和几段视频中,记者看到,穿着护具、戴着头盔的魏博文,在球场上风驰电掣,虽然只有8岁多,但魏博文已经在多场轮滑球比赛中获奖。
周芳芳说,护具就像是“铠甲”,包括头盔、护胸、护膝等,她有时也在担心儿子能否坚持下来,但儿子的表现让她打消了疑虑。记者了解到,比起轮滑,轮滑球的难度就在多出的那个球上,教练会要求队员们掌握滑行、拐弯、刹车这些基本的技巧,在魏博文参加的一些比赛,周芳芳会到场为孩子加油。
母子俩多次参加亲子跑
“儿子在暑假结束,就会升入三年级,在暑假这段时间,我们依然会督促他多运动。”周芳芳对记者说,孩子除了对轮滑球有极大的兴趣外,平时对跑步等其他运动也有一定的兴趣。周芳芳说,她本人在平时也喜欢锻炼身体,像爬山、跑步等等,在她看来,让孩子从小养成爱运动的习惯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热爱健身运动的人性格思维可能更灵活,而且能提高身体免疫力,更有益于身体健康。
周芳芳说,她空闲时间会带孩子跑跑步,尤其是已多次和儿子一起参加亲子跑, “5公里的赛程,其实不算短,在这个过程中,和孩子一起坚持,是很好的亲子活动。”周芳芳认为,全民健身日这个和人们健康息息相关的节日,应更多注重培养孩子们的运动兴趣,这样既有利于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也能锻炼孩子的意志力,即便孩子今后的学习任务加重,他们家长也会坚持让孩子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坚持运动锻炼。
徐静 季云冈 王子璇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记者 朱庆玲 魏鑫鑫 采写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有奖征集新闻线索,可以是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一经采用将给予奖励。
报料方式:新安晚报官方微信(id:xawbxawb),大皖新闻“报料”栏目,视频报料邮箱(baoliao@ahwang.cn),24小时新闻热线:0551-62396200。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