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新安晚报或安徽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讯 9月11日,合肥市110千伏彭长线高压电缆正式送电。这一城市地下供电"动脉"是为了配合郎溪路北段高架新建和道路改造项目,也是该市本年度单体工程量最大的供电线路迁改工作。
备受关注的合肥"新东二环"最后一段——全长4公里的郎溪路北段高架正全力推进建设中。为配合城市大建设快速推进,合肥供电公司提前对郎溪路北段进行了周密勘查,设计出一套最高效的供电改造方案。"过去位于路面上的电力杆塔全部拆除,将110千伏长临支线、彭长线两条重要的架空线路改为高压电缆入地,再经过进一步供电网络优化,最终形成全长4.5公里的地下供电‘主动脉’。"合肥供电公司电缆运检中心负责人关少卿介绍,"供电‘主动脉’改为电缆入地后,受天气、外破等影响进一步降低,同时提升了供电可靠性和电压质量,美化城市环境,增强土地利用价值。"
今年3月起,该电力改造工程全面启动。由于存在着路面交通压力大、电力线路运行方式复杂、电力用户众多等难题,合肥供电公司成立专项工作小组,严格制定每日、每周工作计划,24小时有序推进建设。施工过程中全面运用不停电作业等先进技术手段,积极调用应急电源车等设备,电力调度控制中心不间断优化供电方式,科学平稳转移重要负荷,确保在电缆迁改过程中,重要客户和居民百姓"零停电"。
经过几个月不间断施工,110千伏彭长线等架空线路入地改造工程一次性送电成功,比预计时间提前近半个月,也为郎溪路高架的建设争取了更多时间。
李岩 胡燕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记者 伍静
编辑 张大为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有奖征集新闻线索,可以是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一经采用将给予奖励。
报料方式:新安晚报官方微信(id:xawbxawb),大皖新闻“报料”栏目,视频报料邮箱(baoliao@ahwang.cn),24小时新闻热线:0551-62396200。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