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新安晚报或安徽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讯 记者从日前召开的全省生活垃圾分类现场推进会暨城管执法工作会获悉,为了推进垃圾分类,合肥不仅打造完善的分类体系,还开展严查。统计显示,2021年全市共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执法检查1416次。
《合肥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于2020年12月1日起施行,将垃圾分类纳入法制化、规范化、标准化轨道。合肥城管部门也建立联动执法机制,加大违规处置厨余垃圾、违法倾倒生活垃圾、垃圾不分类和混投等行为的处罚力度。
2021年,全市共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执法检查1416次,教育整改605宗,立案86宗,罚款87.37万元。此外,2021年,合肥市还对各区居民区、农贸市场、公共机构、餐饮企业等开展50余次垃圾分类现场督导检查。
垃圾终端处理设施是垃圾分类工作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决定着垃圾分类工作的成败。记者也从合肥市城管局获悉,截至9月底,全市已建成分类集中投放站点3242座,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35%以上。
“垃圾分类的关键是把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分开投放、分别处理。”合肥城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根据《合肥市餐饮及厨余垃圾、装修及大件垃圾处理设施规划选址方案》,在全市规划选址建设5座厨余垃圾处理厂。到2025年餐厨垃圾处理能力1100吨/日,厨余垃圾处理能力1700吨/日。远期到2035年,餐厨垃圾处理能力1400吨/日,厨余垃圾处理能力2100吨/日。
胡少殊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记者 项磊
编辑 许大鹏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