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 » 合肥新闻 »

安徽自贸试验区合肥片区经开区块发出合肥首张“行业综合许可证”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新安晚报或安徽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讯  12月20日,在合肥经开区政务服务中心,安徽一家药房连锁有限公司滨湖前城店负责人田先生在窗口领取到合肥市第一张“行业综合许可证”,这标志着“一业一证”试点改革正式在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合肥片区落地。

“之前开药房要办理药品、医疗器械、食品经营许可好几个证,最快也要十天半个月,还要多个部门来回跑。”田先生表示,这次在“一业一证”窗口,一次性提交了材料就拿到了行业综合许可证,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成本。据了解,“一业一证”改革是将市场主体进入特定行业涉及的多张许可证整合为一张综合许可证,市场主体只需办理“一业一证”,即可获得准入、准营资格。

合肥市在自贸试验区先行选择市场主体关注度高、办理频次高的18个行业试点实施“一业一证”改革,通过整合表单,线上线下并行办理,变“串联”审批为“并联”审批,许可证一次发放,实现“只进一个门,办完所有事”,通过行业综合许可证二维码归集相关许可证的信息。

经开区市场监管局行政审批科徐斌介绍,发出合肥市首张“一业一证”行业综合许可证,是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破解企业“准入不准营”的创新举措。经开区主动对接,先行选取由市场监管局牵头的“药店”“便利店”试点,打通跨部门审批流程和信息系统,整合简化材料,制定标准化申请表单,设置专窗,统一负责咨询、受理、流转、出证。

中国(安徽)自贸试验区合肥片区经开区块设立以来,经开区加大重点领域的改革创新探索工作,早在今年8月,经开区市场监管局办理安徽省首例合伙企业财产份额出质登记业务,质押担保债权数额10亿元,为解决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困局提出新的解决途径。

下一步,合肥经开区将“一业一证”改革和“证照分离”改革、商事主体确认制、“智能审批”等改革相结合,通过对接上海等地区“一业一证”系统平台,推动实现长三角地区商事登记、涉企经营许可事项“一证通行”。同时,完善事中事后监管机制,建立行业综合监管制度,推行“互联网+监管”模式,建立信用监管联合惩戒机制,防止出现监管真空。

周瑞繁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记者 徐琪琪

编辑:彭玲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有奖征集新闻线索,可以是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一经采用将给予奖励。
报料方式:新安晚报官方微信(id:xawbxawb),大皖新闻“报料”栏目,视频报料邮箱(baoliao@ahwang.cn),24小时新闻热线:0551-62639900
如文中采用图片无法联系上作者,请通过baoliao@ahwang.cn与本网联系,提供姓名、联系电话、银行卡号、开户行信息和地址,以便支付稿酬。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