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新安晚报或安徽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讯 1月20日腊月十八,农历新年的脚步渐近,家家户户开始忙活备置起年货来,一副出彩的春联更是其中必不可少的。这不,合肥市庐阳区海棠街道平楼社区将居民组织起来,让他们自己拟定春联内容。许多书法爱好者也在现场参与,将新年的祝福全部融入一副副手写春联之中,传递给街坊邻里。社区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最近几天将把这富有特色的100副春联送给社区居民。
现场翰墨飘香春意浓
1月20日下午三点半,记者来到合肥市庐阳区海棠街道平楼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在社区三楼会议室里,记者一进门就嗅到了淡淡的墨香。社区志愿者和居民早已备足了大红的春联纸和笔墨纸砚,围着圆桌挥墨书写。房间的空位上一副副充满吉祥寓意的春联在书法爱好者的手中应运而生,观看的居民手里拿着还有余温的春联,脸上洋溢着喜庆洋洋的笑意。现场火热的气氛不仅温暖整个冬日,还温暖了整个社区。
来自庐阳馨苑小区的江女士今年已经63岁了,以前从事行政工作。退休后,一下子有了很多空余时间,她就开始拾起了平时很喜欢的书法。在老年大学跟着老师系统学习以后,练习书法的劲头更大了,每天都要写一会儿。“来社区写春联,我已经参加好几次了。”
江女士告诉记者,现在印刷的春联越来越多,而手写的春联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而手写的春联因为是亲手参与的,才更珍贵,更有意义。江女士认为这个活动很有意义。让江女士很骄傲的是,有很多邻居几天前就开始向她定制春联内容。就在接受记者采访间隙,江女士笔走龙蛇,写下了笔力遒劲的结合福、禄、寿结构的“福“字。
来自四十五中橡树湾校区的陈同学正在一笔一划地书写着对联,记者了解到他是在曾外公的熏陶下喜欢上书法的,已经学习书法七年的时间,主要练习的是颜体。陈同学骄傲地说,“以前都是我曾外公写家里的春联,现在曾外公快九十岁不常写了,家里的春联都是我来写。”陈同学尽管年龄不大,但是他自己拟定的春联内容却气势十足:“龙吟千江水 虎跃万重山”、“金牛辞旧岁 新虎报春来”。
写春联活动已办三年 以后还会办下去
住在附近小区的陈女士在挑选着春联,满脸洋溢着笑容。“有点挑花眼了。”最终,陈女士选中了一副对联,“龙饮千江水 虎跃千重山”,“这个对联有气势,我很喜欢。” 可是,当她看到一旁的地上一副墨迹未干的对联时,又有点犹豫了:预防少生病 运动能健身。“这个也很好,很应景、接地气。”
整个党群服务中心都被新春佳节的气息包围着,一幅幅饱含着年味,充满祝福寓意的春联在书法爱好者的笔走龙蛇下跃然纸上。祝福的话多种多样,书写的字风格迥异,可对新年的盼望是相同的。
社区的工作人员积极地参与到帮助书法爱好者写春联的队列中来。工作人员在一旁帮助整理春联,这些春联再过几天就会张贴到困难家庭的门前,为他们带来新春吉祥的祝福。据平楼社区党委副书记钱陈晨介绍,社区总共预留下100副春联,派工作人员赠送到辖区有需要帮助的居民手中。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居民自己写春联已经成为平楼社区的“老传统“。”我们看见部分居民有写春联的爱好,就想把这个习俗保留下来。这个活动已经举办三年了。今年我们面向居民征集了一些对联,不少居民们都有很好的创意,提供了很接地气的对联内容。”钱陈晨告诉记者,“这样的活动我们还会持续办下去。”
季琛 钱陈晨 耿天宇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记者 赵明玉 摄影报道
编辑 张大为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