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大皖新闻”,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大皖新闻讯 城市生活垃圾快速增长,给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不利的影响。焚烧处理是目前能使城市生活垃圾高效清洁利用的最有效处理方式。但现有的生活垃圾燃烧技术遇到燃烧效率低、需掺混其他燃料,污染物难以满足环保排放标准等一系列技术难题。如何解决这一难题?合肥工业大学邢献军教授团队《城市生活垃圾自维持高 温清洁燃烧关键技术与装备》项目给出了答案,并获得2021年度安徽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技术发明类)。近年来,项目组创新研发了城市生活垃圾预处理技术和方法,设计了城市生活垃圾预处理系统,发明了能满足城市生活垃圾高效利用和环保排放标准的自维持高温清洁燃烧关键技术与装备,并开展了成果应用和产业化推广。
合工大团队技术发明总体思路图。
攻克生活垃圾处理技术难题
“很多年来,生活垃圾有机固废处理方面没有核心技术。我们研究这个项目,是因为国家有相关 环保需求,科技部对此在全国多次征集项目。”2012 年左右,邢献军教授带领团队开始攻克燃烧效率低、需掺混其他燃料,污染物难以满足环保排放标准等一系列技术难题。
12 月 2 日,邢献军教授向大皖新闻记者介绍, 该项目组在国家级、省部级和企业合作项目资助 下,历经10年研发,攻克了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多年 来未解决的技术难题。
“生活垃圾含水量高、组分复杂、热值低且波动大,烟气有害成分生成量大、净化成本高,是限制垃 圾能源化利用的关键问题。”如何攻克难题?邢献 军教授说,项目组主要围绕如何把含水量高的垃圾 烧着、怎么把炉膛温度提高、怎么降低温度提高后的污染物含量等问题做了一系列实验研究。
经过长期潜心研究,该团队首创研制了城市生活垃圾自维持高温清洁燃烧装置,解决了现有设备因垃圾热值低导致的熄火、结焦和炉排移动卡塞等问题,实现了城市生活垃圾燃烧炉炉膛温度快速提高、燃烧效率提高、污染物排放减少、燃烧的稳定性增强和无需混烧其他燃料达到自维持高效清洁燃烧。
边应用、边改造、边完善
“边应用、边改造、边完善”是项目团队秉持的研究改进原则。“这么难的项目,不可能短时间就完成,需要一个过程。”邢献军介绍,该项目组燃烧生活垃圾在200吨以下的技术已经成熟,200 吨以上的技术将在年底安装结束进行调试。“如果 300吨到500吨的技术完成突破,将来垃圾就会变成优质资源。”邢献军教授表示,该项技术最大的亮点就是含水量在50%以下的垃圾能够燃烧着,第二强项则是温度能达到1100度到1200度,第三则是燃烧垃圾过程中基本不会再排放出致癌物质。
据了解,项目已通过安徽省科技厅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由4名院士、3名知名教授组成的鉴定委员会认为,“本技术在生活垃圾燃烧技术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整体技术处于国际先进水平,为实现大规模产业化和推广应用奠定了良好基础。”
该项目已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 22 项,授权实 用新型专利10项,发表SCI、EI 等高水平论文30余 篇,并已经实现产业化,相关技术填补了国内城市生活垃圾预处理和高效清洁燃烧的技术空白,在合 肥、阜阳、滁州、宿州等多个城市得到了广泛应用。
大皖新闻记者 汪艳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