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 » 合肥新闻 »

合肥:或将科学素质纳入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大皖新闻”,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大皖新闻讯  将科学素质纳入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将科学普及纳入公务员培训计划,支持将有条件的工业旧址改建为科普场馆……即日起至3月2日,《合肥市科学技术普及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面向公众征集意见,涵盖科普责任、科普活动、科普资源等内容。

科学普及或纳入公务员培训计划

合肥是第二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城市,已将全民科学素质建设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

数据显示,2020年,合肥市具备公民科学素质水平比例为14.5%,位列全国城市第12位,省会城市第6位,长三角城市第6位。上海、北京、深圳、南京和杭州等城市均已制定科普条例。目前,合肥市仍存在公众需求和科普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实情况。

《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提出,教育部门要将科学素质教育和科普工作实绩纳入对各类教育机构工作考核的内容,将科学素质纳入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建立课内教育和课外教育衔接机制,建立科技教育特色示范学校,促进青少年科技教育和科普发展。卫生健康部门、文化旅游部门、农业农村部门等都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责范围和工作对象的特点,负责有关科普工作。

同时,中小学校应当配备科技辅导员和科技教师团队,开设科学课程,组织学生参观科技馆、博物馆、对外开放的实验室等场所,鼓励学生参加科普兴趣小组、科普夏令营、冬令营等活动,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为学生发明创造提供条件。学前教育机构应当把科学启蒙纳入学前教育内容,根据幼儿生理和心理特点,开展科学启蒙教育,启迪幼儿科学意识。

此外,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及其有关部门应当面向公务员开展科学素质教育培训,将科学普及纳入公务员培训计划,提升公务员科学素质。

支持将有条件的工业旧址改建为科普场馆

科普基础设施是为公众提供科普服务的重要平台,根据《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应当制定措施鼓励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工人文化宫、青少年活动中心、村(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等公共文化服务场所,设立向公众开放的科普设施,并将科普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内容。支持将有条件的工业旧址和闲置淘汰生产设施改建为科技博物馆、工业博物馆、安全体验场馆和科普创意园等科普场馆。

不仅如此,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还应当支持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建立专业性科普网站,开展科普宣传教育;支持鼓励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医疗卫生机构、企业、社会组织等利用自身科技资源,通过设立公众开放日、开发科普旅游项目等方式,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向公众开放图书馆、实验室、陈列室等相关科普场地或者设施。

在科普队伍建设方面,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应当加强科普队伍建设,建立科普培训体系,加强对科协工作者、科技工作者、科普工作者、科普志愿者的培训,提高科普从业人员能力,推进高层次科普人才培养;建立科普人才库,推进科普理论人才和智库建设,加强对科普专业人才的培养和使用。

大皖新闻记者 姚一鸣

编辑 彭玲

提醒:

为了增强立法的公开性和透明度,提高立法质量,现将《合肥市科学技术普及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全文公布,征求社会各界意见。

公众可以登录合肥市司法局网站,查看草案征求意见稿及其说明。2023年3月2日之前,有关单位和各界人士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提出意见:将信函寄至合肥市庐阳区六安路221号市司法局(立法处);将电子邮件将意见发送至hfsfjlfc@163.com;或通过合肥市司法局网站互动交流—征集调查模块或本微信公众号后台直接留言。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有奖征集新闻线索,可以是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一经采用将给予奖励。
报料方式:新安晚报官方微信(id:xawbxawb),大皖新闻“报料”栏目,视频报料邮箱(baoliao@ahwang.cn),24小时新闻热线:0551-62639900
如文中采用图片无法联系上作者,请通过baoliao@ahwang.cn与本网联系,提供姓名、联系电话、银行卡号、开户行信息和地址,以便支付稿酬。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