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 » 合肥新闻 »

四院士领衔 近千名专家学者聚首“量子计算大会”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大皖新闻”,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大皖新闻讯 8月19日上午,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主办的第二届CCF量子计算大会暨中国量子计算峰会(CQCC 2023)在中国合肥开幕。全国近百家量子计算企业和近千名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共同探讨量子计算技术和产业发展前景。

本届大会以“量超融合,大国算力”为主题,设有量子计算软件、硬件、应用生态、生产制造以及科普与教育等10个专题论坛,聚焦细分领域并从不同维度讨论和推动量子计算的发展。中国科学院院士郭光灿、杨金龙、钱德沛,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左宁等权威专家也出席大会,针对量子计算工程化和应用融合、中国量子计算领域与相关领域的协同创新等进行了深入交流。

第二届CCF量子计算大会暨中国量子计算产业峰会开幕式现场

量子计算被视为人类科技发展的下一个重要突破口,是全球科技领域具有巨大前景的研究和应用方向。现阶段量子计算机是当下国内外关注的焦点,也是各个国家竞争激烈的领域,“迅速地研发出可以直接应用的国产量子计算机,并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发挥量子优势的作用,是我们这一代人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中国科学院院士郭光灿在开幕式上表示。

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CCF量子计算专业组主任郭光灿院士在开幕式上致辞

本次大会不仅邀请了国内外的知名专家学者,还有全国量子计算上下游产业的知名企业参与,共同分享量子计算不同技术路线的研究成果。在量超融合论坛上,本源量子联合上海超级计算中心和国家超级计算郑州中心共同发布国内首个“量超融合”先进计算平台。

此次大会的召开标志着中国量子计算领域迈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在政府、学术界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量子计算将成为引领科技发展的重要力量,为实现中国科技强国目标作出更大的贡献。

此外,第二届CCF“司南杯”量子计算编程挑战赛的颁奖仪式也将在19日晚上同步举行。据了解,大赛吸引了国内外13个国家近千支队伍,共有1500余人报名参赛,覆盖了260余所高校。最终,有217支队伍(近四百人)获得奖项。

大皖新闻记者 项磊

编辑 陶娜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有奖征集新闻线索,可以是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一经采用将给予奖励。
报料方式:新安晚报官方微信(id:xawbxawb),大皖新闻“报料”栏目,视频报料邮箱(baoliao@ahwang.cn),24小时新闻热线:0551-62639900
如文中采用图片无法联系上作者,请通过baoliao@ahwang.cn与本网联系,提供姓名、联系电话、银行卡号、开户行信息和地址,以便支付稿酬。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