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 » 合肥新闻 »

不同APP天气预报为啥不一样? 可能受数值模式、数据来源、更新频率等因素影响

凡大皖新闻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大皖新闻”,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大皖新闻讯 近日来合肥天气多变,晴雨相间,前一天还是天气晴好,一觉醒来已经下起了小雨。手机上的天气软件是很多人了解天气情况的主要途径,但大皖新闻记者注意到,不同的软件预报的天气总有差异,甚至实时气温和天气的显示都会有所不同。针对这一情况,大皖新闻记者向安徽气象部门相关业务人员咨询了可能的原因。

在介绍预报差异的原因之前,气象业务人员首先介绍了我国天气预报制作的过程。我国的天气预报采用的是逐级指导和逐级订正的方式,比如合肥市的天气预报,省气象台的预报员会先在中央气象台的指导预报基础上进行订正,形成省级指导预报,合肥市气象台的预报员又会在省级指导预报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天气特征再次订正,最终形成合肥市的最终预报产品,并通过多种方式对外发布。

在制作天气预报时,每一级预报员都是以多种数值预报为基础并结合预报经验来完成的,“预报经验主要指对各家数值模式性能、本地气候特征的掌握情况,它会指导我们对数值预报结论进行有效订正。”气象业务人员说。

目前国内常用的数值模式有中国气象局地球系统数值预报中心开发的CMA系列的全球、区域和专业数值模式,包括确定性预报和集合预报结果。还常用到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区域中心开发的区域数值模式。还有国外常用的数值模式,包括欧洲预报中心(ECMWF)、美国(NCEP)、德国(DWD)等其他国家开发的数值预报模式。各家采用的数值模式不同,形成的天气数据也会有所差异。

那么在实况和预报方面,不同的天气预报软件为什么会产生差异呢?关于实况天气的差异,可能源于天气实况的数据来源和精度。如果天气软件定位只精确到市、县,软件就会读取本级气象站的数据,如果软件定位精度高,则获取的可能是用户附近自动气象站的数据,差异便会由此产生。关于天气预报的差异,可能源于数据更新频率和算法。如果软件更新频次高,显示的天气预报就会不断调整订正,如果软件更新频次低,显示的天气预报可能六小时或者十二小时才会更新一次,这种情况下遇到突变天气可能就会预报不准确。而各家软件平台的预报算法也各不相同,并不会和所在地气象部门的实时预报完全一致。

许多市民反映,苹果手机自带的天气软件与华为、小米等手机自带的天气软件差异尤其明显,苹果官网显示“天气”App的相关数据由Apple Weather提供,如果使用的是iOS 15.2或更早版本,则是由The Weather Channel提供的10日天气预报。对于中国大陆,极端天气信息由“和风天气”提供。据此可以了解到,苹果的“天气”App中,国内天气数据的来源并非完全来自国内气象部门,而是通过其他数据来源结合自身算法和手段进行的处理,与当地气象部门的预报结论可能会存在偏差。

造成不同天气软件预报差异的成因可能还有其他方面,市民需要理性看待差异。可以多关注气象部门滚动更新的预报,特别要注意一些短临天气的预报预警,避免影响出行计划。

大皖新闻记者 于源绮

编辑 陶娜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有奖征集新闻线索,可以是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一经采用将给予奖励。
报料方式:新安晚报官方微信(id:xawbxawb),大皖新闻“报料”栏目,视频报料邮箱(baoliao@ahwang.cn),24小时新闻热线:0551-62639900
如文中采用图片无法联系上作者,请通过baoliao@ahwang.cn与本网联系,提供姓名、联系电话、银行卡号、开户行信息和地址,以便支付稿酬。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