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 » 合肥新闻 »

市民称在合肥大蜀山发现疑似野猪脚印 专家分析:应该是小麂

凡大皖新闻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大皖新闻”,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大皖新闻讯 4月6日下午,正值清明假期的最后一天,合肥市民张女士带着孩子来到大蜀山国家森林公园游玩,在一条靠近竹林的小路上,张女士的孩子发现地上凌乱地散布着不少偶蹄动物的脚印,张女士第一反应就是野猪曾路过这里,慌张之下赶忙带着孩子迅速离开,并向大皖新闻热线0551-62639900反映了该情况。

4月7日,大皖新闻记者来到张女士发现脚印的小路查看情况。大蜀山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工作人员表示,未在园内发现过野猪。合肥野生动物园一专业人士分析,可能是小麂的脚印。

市民反映:竹林边小路发现不明生物脚印

合肥市民张女士居住在大蜀山附近,经常带着孩子前往公园游玩,由于孩子天性活泼,总是喜欢走山林中的小路,4月6日下午,张女士就是在经过龙王桥附近的一片竹林边时发现了“野猪”脚印。

张女士和孩子发现的不明生物脚印(受访者供图)。

“路上的脚印看起来特别像野猪,而且根据泥土痕迹能明显看出脚印比较新鲜,听说野猪喜欢在水潭里打滚,路边刚好还有一个水潭,我们当时就很害怕它突然出现伤人,立马离开了。”张女士告诉记者,她们已经不是第一次从山间小路穿行,但发现这种脚印还是第一次,“以前就听说过大蜀山里有野猪,但这是我第一次发现可能是野猪的痕迹。”

张女士表示,她和孩子从林间出来后感到一阵后怕,以后都不敢走没人的山路了,“孩子说想要提醒一下其他人,我们就想到联系大皖新闻,希望能了解下情况并提醒市民。”

记者探访:小路上偶蹄动物脚印清晰可见

4月7日午间,大皖新闻记者来到大蜀山国家森林公园,此时正值小长假后的第一天工作日,园内的游人不算很多。

在张女士的指引下,记者来到位于公园内龙王桥附近的一个竹林边,看到林边的小路上散布着不少偶蹄动物的脚印,脚印不远处有一个小水潭。

小路上偶蹄动物脚印清晰可见。

记者在附近观察发现,脚印从靠近水潭的地方向远处蔓延而去,此时还未下雨,小路上的土壤比较干燥,但靠近水潭处的土壤比较湿滑,脚印看起来像是刚出现不久。

在这条发现偶蹄动物脚印的小路边,毗邻着公园内修建的环山公路,不远处还有个公共厕所。记者进行走访询问,周边的工作人员称并未发现有野猪出现的踪迹。

大蜀山国家森林公园内的小路

公园管理处:工作人员未在园内发现野猪

大皖新闻记者注意到,早在2013年,就有市民反映大蜀山国家森林公园内有野猪出没,而近些年也有不少市民表示在园内看到过松鼠、麂子、刺猬等野生动物。4月7日下午,记者就此事采访了大蜀山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工作人员表示,公园内野生动物种类较多,建议游客在游玩时不要打扰动物们的正常生活,也不要随意进入林间的小路。

针对大蜀山内存在野猪的传闻,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多年来一直有市民反映看到过野猪或野猪的脚印,但这一点始终没有得到核实,“我们的工作人员一直没有亲眼看见过野猪在园内出没,但松鼠、麂子、獾子等曾有发现过。”由于森林内未安装监控设备,工作人员也搞不清园里到底有没有野猪出没。

工作人员表示,即使园内有野猪存在,市民也不必过于担忧,“我们在部分区域设置有围栏,野生动物一般不会侵入步道、阶梯等区域,且野猪一般出现在人迹罕至的山林间,没有那么容易遇到,如果市民发现野猪存在,千万不要大声叫嚷或跑动,只需安静朝反方向离开即可。”

工作人员还表示,由于公园里存在很多野生动物,而人类的活动会极大地影响这些动物的生存环境,所以建议市民尽量选择环山步道或阶梯在园内游玩,不要随意进入人迹罕至的山林小路,以免发生意外情况。

专家分析:应该是小麂的脚印

那么张女士在大蜀山内发现的脚印到底是什么动物留下的呢?大皖新闻记者就此事咨询了合肥野生动物园高级工程师江浩,他告诉记者,根据脚印的大小、深浅和距离,应该可以判断这是小麂的脚印,“野猪的脚印比这个大。”

据了解,合肥鹿科类野生动物一共发现有三种,分别为梅花鹿(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獐(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和小麂(国家“三有”野生保护动物)。其中,小麂是麂类中体型最小的一种,主要栖息在稠密灌丛中,喜昼夜活动,主食野果、青草和嫩叶等。

江浩表示,野生动物一般在夜间活动,且一般不会主动靠近人类,“它们的危机意识更强,一般都待在树林或者灌木丛中,不会出现在游客步道上,市民要注意不要主动招惹,不要在夜间穿行于树林之中。”

大皖新闻记者 龚润泽 摄影报道

编辑 王翠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有奖征集新闻线索,可以是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一经采用将给予奖励。
报料方式:新安晚报官方微信(id:xawbxawb),大皖新闻“报料”栏目,视频报料邮箱(baoliao@ahwang.cn),24小时新闻热线:0551-62639900
如文中采用图片无法联系上作者,请通过baoliao@ahwang.cn与本网联系,提供姓名、联系电话、银行卡号、开户行信息和地址,以便支付稿酬。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