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 » 及时语 »

评论|治理“毒小说”要拉黑更要惩戒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大皖新闻”,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1月5日,四川省戒毒管理局官方微博发布一条视频,点名批评小说《风情不摇晃》,质疑“网传小说歌颂毒枭爱情?”并呼吁抵制“毒”小说,致敬英勇的禁毒英雄。(1月5日,澎湃新闻)

被“四川戒毒”点名批评,并引起网友公愤的《风情不摇晃》,到底是怎样一部小说?据报道,这部小说讲述了女主人公为给在执行卧底任务中牺牲的缉毒警察男友报仇,和毒枭恋爱并潜伏在其身边搜集罪证,最终联合另一位警方卧底将毒枭送入监狱的故事。

不少读过该小说的网友表示,小说内容追求猎奇,诋毁缉毒警察,歌颂毒枭爱情,抛开法律与道德底线美化毒贩形象,颠覆三观,引人不适。目前,该小说已经被各大网络平台下架。

事实上,类似《风情不摇晃》这样的带“毒”文学作品在网上并不鲜见。笔者检索发现,一些平台仍充斥低俗作品,通过带有暗示性、挑逗性、刺激性内容诱导用户;一些平台通过“全网第一”“名家作品”等栏目,大力推介各种情节荒诞的作品……除文学作品外,网上的一些漫画、歌曲、视频等文艺作品,或多或少都含有低俗、色情、暴力等有毒内容,也同样值得重视和警惕。

随着时代发展,人们生活与网络联系越来越密切,它已经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学习、工作、生活和思维方式。网络文艺作品作为依附于网络存在的一种文艺创作,理应担负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成为沟通人们美好情感,展示精神风貌的媒介。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批评”“下架”“拉黑”《风情不摇晃》这类“毒小说”,对净化网络文学空间有着积极作用。但是,还需进行严厉手段惩戒。一方面,让现行的法律法规发挥作用,对网络“毒”“俗”作品的创作、发布要依法依规进行处罚,使其戒“毒”忘“俗”;另一方面,对类似作品的发布、传播平台要加强监管,对违法者要追究其法律责任,责其担起责任。与此同时,重视宣传教育引导作用,让广大网络创作者提高文艺素养,鼓励创作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和显品味、显格调、显担当的健康积极向上的作品。

作者提高自律、部门加强监管、司法依法打击、平台担起责任,这些都是治理好网络文艺作品的前提,也是共建网上美好精神家园的根本。我们作为网络公民,也是净化网络空间的责任人,积极担负起监督义务。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清除“带毒文艺作品”网络土壤,网上美好的精神家园才能更加美丽。(袁星红)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有奖征集新闻线索,可以是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一经采用将给予奖励。
报料方式:新安晚报官方微信(id:xawbxawb),大皖新闻“报料”栏目,视频报料邮箱(baoliao@ahwang.cn),24小时新闻热线:0551-62639900
如文中采用图片无法联系上作者,请通过baoliao@ahwang.cn与本网联系,提供姓名、联系电话、银行卡号、开户行信息和地址,以便支付稿酬。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