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 » 即时看 »

合肥包公园首次举行清明颁新火大典(视频)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新安晚报或安徽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4月5日清明节上午,中国合肥包公园举行了隆重的清明颁新火大典,将千百年前的宋代清明节仪式搬到了包公园里,让合肥市民和游客大开眼界。

QQ图片20190405111355

活动现场,包大人和亲随从宋代穿越而来,把取自京城汴梁(今河南开封)的新火带来家乡合肥,并将新火颁布给家乡百姓和游客。

根据北宋时期的习俗,此次颁新火大典上还上演了神秘的傩舞,演员们头戴面具,伴着音乐跳起傩舞,以辟邪迎瑞。这场素有中国舞蹈“活化石”之称的傩舞,让游客深刻感受到了古人对大自然的敬畏。

当天“包大人”很忙,颁新火结束后,他还带领亲随在包公园内进行巡游,并按照北宋习俗,向沿途市民和游客赠送柳枝,以表达祝福。包大人巡游串起了清风阁、浮庄、包公祠、包公墓等景点,引得不少市民和游客追随、拍照合影。QQ图片20190405111400

为了让市民和游客对北宋的市井文化有更直观、更深刻的了解,在包公园的浮庄、清风阁等景点以及包河岸边,上演了庐州杂技、庐州评书以及庐州地书,演员们身着宋装进行表演,带着游客们“穿越”到北宋,感受那个时代的生活场景。

活动很有趣味,演员还不时与观众进行互动,引得游客纷纷驻足观看,表演到精彩之处,纷纷为演员鼓掌喝彩。

其中,庐州评书环节分别讲述了包公断案故事《审石怪案》《乌盆记》《铡美案》,评书演员把故事讲得跌宕起伏,很受欢迎。

颁新火是北宋时期的风俗习惯,主要表达的是除旧布新的意思,与寒食节、清明节有关。据了解,清明节前一两天被称为寒食节,其来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晋国的忠臣义士介子推绵山焚身的故事。古时,人们在这一天禁烟火、吃冷食、祭奠先人。等到清明节,再重新钻燧取火,取除旧布新之意。

在北宋时,清明文化达到了顶峰,这一节日的隆重程度在《清明上河图》中便可见一斑。怀古、踏青、祈福、送柳、颁新火等都是北宋时期清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尤以颁新火为最,当时从皇家、官府到民间都盛行这一习俗。QQ图片20190405111410

本次合肥包公园举办的清明颁新火大典,不仅通过情景剧介绍了清明节的由来,更是还原了北宋时颁新火的盛况。让包公家乡的乡亲,对北宋文化、包公形象有更深入的认识。

近年来,合肥包公园一直致力于挖掘包公文化,并举办了一系列的文化活动,通过各种方式向世人展现更完整的包公形象,让包公及其所处的宋代文化更加直抵人心。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记者 王吉祥 王从启 摄影报道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有奖征集新闻线索,可以是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一经采用将给予奖励。
报料方式:新安晚报官方微信(id:xawbxawb),大皖新闻“报料”栏目,视频报料邮箱(baoliao@ahwang.cn),24小时新闻热线:0551-62396200。

标签: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