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新安晚报或安徽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2月4日,潜山市王河镇河镇村王家塝一油茶种植户,在垦地作业过程中,被暴露出一座古墓葬。尽管当前正处在全面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性的肺炎的疫情关键时期,但潜山市文旅体局文化资源科、宣传科和潜山市文物局等有关工作人员,仍是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对这座被暴露的古墓葬进行调查处理。
据介绍,从墓葬暴露情况看,墓的顶层已被挖掘机刨开,封顶的方形砖和楔形砖散落旁边。墓的东端挖出一块缺口,露出一小部分墓室。墓室用青砖平铺错缝砌筑。墓室右前角砖砌立柱。墓向偏东70°。墓砖长约25厘米、宽13厘米、厚约7厘米。墓砖的丁头面(端面)与长身面(侧面)有模印纹饰,分别施以古钱纹、斜线交叉的几何纹。因该墓葬的墓室未被完全暴露,按照田野考古之规程,要采取回填措施予以保护,所以墓葬没有清理发掘,未能获取墓室里是否有随葬器物以及整个墓葬的形制与葬俗等方面的具体信息,这对准确推断墓葬的年代带来了困难。如果仅从这墓砖的规格与纹饰的使用来推测,只能给此墓葬的一个大概的年代范围为东汉至两晋时期。
早在2013年12月,在王河庆丰村汪家花屋的桃园山上,一农户开挖宅基时,发现了一座与王家塝墓葬情况相似的花纹砖墓葬。墓向为东西向。墓葬平面呈“凸”形。墓砖长约28厘米、宽14.4厘米、厚约7.1厘米。墓砖纹饰为方格纹内出古钱纹。无出土器物。根据墓葬形制和墓砖上的纹饰与砖的尺寸来作初步推断,桃园山这座花纹砖墓葬的年代范围为两汉-两晋时期。
这次在王河镇王家塝发现的花纹砖墓葬,与汪家花屋桃园山的花纹砖墓葬,其墓砖规格基本相同,墓向基本一致,墓砖纹饰虽有点小的差异,但这都是两汉、两晋时期墓葬较为常见的花纹特征。王家塝花纹砖墓葬的发现,为研究潜山两汉、两晋时期的墓葬文化,提供了新的资料。
汪中焰 王阵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记者 蒋六乔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有奖征集新闻线索,可以是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一经采用将给予奖励。
报料方式:新安晚报官方微信(id:xawbxawb),大皖新闻“报料”栏目,视频报料邮箱(baoliao@ahwang.cn),24小时新闻热线:0551-62396200。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