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 » 即时看 »

抗疫日记:一张特殊的军礼照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新安晚报或安徽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时间: 2月26日 星期三

记录者:安徽第一批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安医大四附院重症医学科护士长沈杭

地点:武汉华美达酒店

经过了繁忙、充实而紧张的一个月重症护理工作 ,最近几天,我们都在原地休整。休憩之余,想起了患者郑老先生,算算时间老爷子今日应该可以出院了。果然,在下午五点,我接到了郑老的消息;“小沈你好!我今天下午出院了。回到汉阳一个酒店隔离十四天无事就可以回家啦!再次谢谢你的关心和精准护理和热心关怀!再次表达感谢!愿您们平安无事!”同时,还附上了他的一张自拍照。

照片中,郑老穿上了正装,敬了个军礼。我的眼睛有些湿润,但这是喜悦的泪水。这张照片,这个军礼,是您送给我最为珍重的礼物,将会使我此生难忘。

郑老是我在武汉金银潭医院南五病区护理的一位重症患者,今年已有86岁高龄,曾参加过解放战争。初入病房,您心率偏快,有些发热、氧合不好。大家都把担忧搁在心里,鼓励的话放在嘴边。经过了几天的治疗和护理,郑老慢慢开始恢复,氧合有所改善,心率正常,也不发烧了,慢慢的,能下床了。郑老的作息时间很规律,吃饭睡觉都会有固定时间,除了正常休息时间,能坐着,绝不躺着,能站着绝不要坐着,他的严格和自律让人敬佩。

虽然厚重防护服下的我只露出两只眼睛,但郑老总能一眼认出我,亲切的喊:“小沈你来啦?你过来看看我孩子们,他们又跟我视频啦!这个是我刚出生四个月的重孙女,这个是……”虽然他已年过八旬,但眼不花耳不聋,玩起微信抖音来还特别顺溜。

每到用餐时间,我习惯把患者的饭放置微波炉里再加热一下,我清楚地记得郑老第一次吃加热的饭后说:“谢谢你,因为有你在我第一次多吃了这么多饭!”

郑老说,他的生命目标是三个一百年,第一个一百年是建党一百年;第二个一百年是建军一百年;第三个一百年是红军长征胜利一百年;过了这三个一百年他就103岁了。经过了这场新冠肺炎疫情的考验,让他对实现自己的百年生命目标更加充满信心。历时20天的住院治疗,郑老于2月26日顺利出院,他在出院的第一时间告知了我,他最记挂的事就是希望我们也平安。

在武汉这片热土上,有着许多的像郑老一样遭受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患者,更有那些从四面八方赶来援助的战友,我们一起保护着患者,患者同样也关心着我们。站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我们都拥有必胜的决心;疫情不退,我们不退!一切都充满希望!

付艳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记者 叶晓 整理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有奖征集新闻线索,可以是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一经采用将给予奖励。
报料方式:新安晚报官方微信(id:xawbxawb),大皖新闻“报料”栏目,视频报料邮箱(baoliao@ahwang.cn),24小时新闻热线:0551-62396200。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