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 » 即时看 »

转运境外旅客的合肥客运驾驶员:​近10小时不吃不喝 衣服被汗湿透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新安晚报或安徽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这几天已经顺利运送了两批境外旅客回合肥,今晚还要再运送一批。”3月26日下午,在上海某酒店待命的合肥客运长运分公司的驾驶员王德义告诉记者,从3月22日起,他开始负责转运境外旅客的任务,由于要全程都穿着防护服驾驶,每跑一趟下来,脱下的衣服都能拎出水来。

接运境外旅客的两名司机和其他工作人员。

连夜飞驰,近10小时不吃不喝

3月25日中午,王德义驾驶的转运境外旅客的大巴来到合肥金寨路中转站。在做好所有境外旅客回家的转接工作后,他和接机组成员对车辆进行了全面消毒,之后匆匆吃了点随车配备的食物,一刻不敢耽误,继续返回上海浦东机场等待接运工作。

“一辆车配备两名转运司机,还有公安和医护人员各一名。”王德义告诉记者,由于入境航班多是夜间抵达上海浦东机场,他这两次接运都是夜间开车,“第一次接运的旅客是从22日晚上7点出发,直到第二天凌晨5点左右到达金寨路中转站。”从上海回到合肥指定转运点,接近10小时夜间行车,这对他们来说,无论精神和体力都是巨大的挑战。

“大约需要4小时左右,车子开到广德服务区后,一部分居住地在南边的旅客下车被接走,我们则换班轮流开。”王德义说,自己开大巴车已经20多年了,以前也遇到过夜间开车,这次接运境外旅客,对他来说是全新的挑战,“比平时要格外紧张,确保万无一失。”

由于全程都需要穿着防护服,这近10小时里,王德义不能进食,也不能上厕所,“我们都提前穿上尿不湿,但几乎派不上用场,因为防护服又闷又热,车上不能开空调,需要开窗通风,跑一趟下来衣服被汗湿透了。”在合肥转运点,等到最后一批旅客下车后,王德义才能脱下穿了一夜的防护服,深深吸上一口新鲜空气。

闭环管理,截至目前运送旅客212人

夜里接送旅客,白天抓紧时间休息。即便在休息时候,王德义也只能待在酒店,不允许出门,“我们的手机24小时开机待命,接到任务后就随时出发。”

“要说不害怕,那是假话,但既然我被选中负责转运工作,就要把它做好!”王德义笑着说,他负责接送境外人员多是从欧美等地回国的留学生,风险等级较高,“我们要做好自身防护和车辆消毒,丝毫也不能马虎。”

“旅客们都非常配合。我们在车上准备了矿泉水、面包和牛奶等食物。”王德义说,很多旅客都经历了十几小时的飞行,在路上也不敢吃喝,当他们看到工作人员分发食物时,都不停道谢。让王德义印象深刻的是有一家三口,父母带着才上小学的孩子回国。上大巴车时,孩子父亲感叹:“你们真辛苦了,能安全到家真好!”

记者了解到,自3月22日起,合肥客运抽调6名驾驶员,3台52座大巴车,同时安排一名现场调度员,负责从上海入境的境外重点疫区人员返皖转运工作。路上,要督促车上人员全程佩戴口罩,途中要对乘客进行两次体温测量,有效降低司乘人员感染风险。截至3月26日18时,已安全运送境外旅客近212人。

程成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记者  刘旸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有奖征集新闻线索,可以是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一经采用将给予奖励。
报料方式:新安晚报官方微信(id:xawbxawb),大皖新闻“报料”栏目,视频报料邮箱(baoliao@ahwang.cn),24小时新闻热线:0551-62396200。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