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 » 即时看 »

皖江江北、江南新兴产业集中区揭牌 1180亿元项目现场签约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新安晚报或安徽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潮涌长三角,扬帆正当时。4月15日上午,皖江江北、江南新兴产业集中区揭牌签约仪式暨全省第四批贯彻“六稳”重大项目集中开工现场推进会在皖江江北新兴产业集中区安徽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芜湖)项目开工现场举行。

此次活动旨在通过集中签约、开工一批重大项目,加快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推进皖江江北、江南新兴产业集中区高质量发展,进一步调结构、补短板、稳投资、增动能,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加快推进生产生活秩序全面恢复,努力实现主要指标半年“双过半”、全年夺胜利,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提供有力支撑。

2010年1月,国务院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提出“在皖江沿岸适宜开发地区高水平规划建设承接产业转移集中区”。同年6月,省委省政府正式设立各200平方公里左右的江北、江南产业集中区,并按照产城融合的要求,启动两个起步区建设。经过努力,集中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综合保障能力和水平全面提升,生态环境十分优良,为规模化、集群化承接新兴产业转移和布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是我省乃至长三角地区极为宝贵的空间资源和非常难得的发展平台。

签约仪式 现场发布了《关于推动江北、江南新兴产业集中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新兴产业集中区”要努力打造长三角新兴产业合作示范区。坚持绿色承接、高端承接、精准承接,以承接新兴产业布局和转移为主攻方向,围绕电子信息、高端装备、新型材料、智能汽车、智能家电、工业机器人、大健康等领域,与沪苏浙广泛开展共建园中园、发展飞地经济等多种合作模式,携手做好补链、延链、强链文章,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加快融入长三角产业分工体系。

当天,皖江江北、江南新兴产业集中区重点项目集中签约14个,江北、江南新兴产业集中区各7个,总投资1180亿元。签约的一批大项目,涉及汽车、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精密机械等领域。这些项目中,不少都是牵手国企、上市公司的重大项目、高端项目,立足于“高精尖”、“高大上”的高新技术,将大大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创新能力提升。

与此同时,全省第四批贯彻“六稳”重大项目集中开工 270 个,总投资 1523.4 亿元,今年计划投资 417.1 亿元。涉及战略性新兴产业、 传统产业升级改造等 11 个行业领域,覆盖全省 16 市。其中,芜 湖市此次集中开工重大项目 31 个,总投资 352 亿元,今年计划投 资 88.4 亿元。

具体签约项目

江北新兴产业集中区:

1、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园项目

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引领,实施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和创新制造工程,促进汽车产业链向深度和广度延伸。项目规划建设创新研发中心、汽车智造综合区、智能网联示范区、高端装备创新区、海陆空立体物流枢纽等。

2、海螺集团智能装备及产业转型项目

在江北新兴产业集中区投资50亿元建设年产能规模5000套高新智能空调项目;投资20亿元建设年产10000辆铝合金轻量化汽车总装工厂项目;在芜湖市投资30亿元建设集健康养老、文化旅游、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医养小镇项目;在芜湖市投资依托高等院校下设环保学院,建设音乐小镇等文旅项目。

3、综合智慧能源项目

围绕江北新区建设和重大项目配套能源需求,在综合能源、清洁能源和能源产业创新领域投资100亿元,开展综合智慧能源项目一体化开发和综合能源服务,推动储能装备、氢能产业在芜湖市的投资布局和示范推广。

4、江北新兴产业集中区绿色发展示范区项目

三峡长江生态环保集团参与江北集中区水污染治理、水生态修复、水资源保护、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基础设施和绿色产业发展等领域的规划、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近期以生态湾沿江两岸生态保护为重点,将该地区打造成为城市绿色生态发展示范区;远期围绕长江芜湖岸线段,参与江北片区水环境综合治理、岸线整治等,引入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产业。

5、芜湖市轨道交通2号线二期(过江轨道)项目 

发挥中国中车、中国中铁在技术研发、装备制造、工程建设等领域的优势,为芜湖市轨道交通2号线二期江南至江北段过江隧道项目提供安全可靠的解决方案。

6、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芜湖激光产业园项目

建设激光增材制造技术研发中心、激光精密焊接技术研发中心、激光高端装备技术研发中心等。重点研究解决高端激光装备及工艺等领域中的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

7、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芜湖工程研发中心项目 

依托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在复合传感、仿生视觉等领域的技术研发优势,推动双目仿生视觉传感器等技术在芜湖市机器人、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通用航空、现代农机等领域的融合应用。

江南新兴产业集中区:

1、中建材飞渡军民融合产业园

建设军民融合产业园,从事新型透波结构及其复合材料的设计开发、制备成型和综合性能研究,年产1000台全尺寸天线罩。

2、东阳光高端生物医药生产基地项目

建设高端保健品、生物医药生产基地以及高端专科医院等大健康产业项目。

3、林展团队锂电池正极材料研发生产项目

建设年产1万吨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生产项目,分三期实施。

4、隆科兴紫外线固化式原位修复材料和机器人制造项目

建设年产12000吨紫外线固化式原位修复材料和50台固化机项目。

5、古纤道纺丝织造一体化智能产业园

建设年产65万吨熔体直纺—加弹—织造为一体的家纺产业链以及能源堡、变电站、空分中心、污水处理站等配套设施。

6、中基恒光(江南)智能制造产业园

建设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园,并通过产业基金引进行业骨干企业10家、上下游关联企业20家以上。

7、佳晟年产10万吨高端工业铝基复合材料及深加工项目

建设年产10万吨高端工业铝基复合材料及深加工项目,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轻量化、航空航天、电力电子和轨道交通等行业。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记者 刘旸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有奖征集新闻线索,可以是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一经采用将给予奖励。
报料方式:新安晚报官方微信(id:xawbxawb),大皖新闻“报料”栏目,视频报料邮箱(baoliao@ahwang.cn),24小时新闻热线:0551-62396200。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