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新安晚报或安徽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对全省21起工程招标项目实施串通投标,中标金额累计达48.41亿元。今日,记者获悉,合肥警方破获我省涉案金额最大的串通投标案,已抓获9名主要犯罪嫌疑人。
去年,合肥市公安局经侦支队在工作中发现,2015年3月至2018年8月期间,犯罪嫌疑人汪某旺、何某文等人为谋取巨额非法利益,在合肥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招标的项目中,先后对全省21起工程招标项目实施串通投标犯罪行为。其中涉及巢湖市本地项目8个,合肥市其他县区项目11个,省内其他地区项目2个,中标金额累计达48.41亿元,严重扰乱市场经济秩序。
经过近四个月的查证,专案组基本掌握了汪某旺等犯罪团伙的活动规律和围标手段,摸清了参与围标的人员及公司的基本情况,一个“组织预谋、职业围标、高价卖标”的犯罪团伙浮出水面。2020年3月中旬,合肥警方开展统一收网行动,先后将该团伙首要犯罪嫌疑人汪某旺、何某文抓捕归案。
经过扩线追踪,目前,已陆续将涉案的9名主要犯罪嫌疑人抓获。该案系我省破获的涉案金额最大的串通投标案件。目前,专案组正加大案件的侦办力度,力争战果最大化。
为规范合肥市招投标市场秩序,优化营商环境,按照合肥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自去年9月起,合肥警方集中开展打击串通投标犯罪专项行动。据合肥市公安局经侦支队统计,专项行动以来,全市经侦部门已成功破获串通投标犯罪案件51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46名,涉案总金额约100.9亿元,有效净化了合肥市招投标市场秩序。而合肥警方打击串通投标犯罪的工作技战法,也形成“合肥经验”向全省进行推广。
警方介绍,围标,也称为串通投标,它是指几个投标人之间相互约定,一致抬高或压低投标报价进行投标,通过限制竞争,排挤其他投标人,使某个利益相关者中标,从而谋取利益的手段和行为。陪标,就是在某项目进入招投标程序前,招标单位已经确定了意向单位,然后由意向单位根据投标程序要求,联系关系单位参加邀标,以便确保意向单位达到中标目的的举动。
警方提醒:
一是公司资质“莫乱借”,可能受到法律打击。在串通投标违法犯罪的认定上,被借用公司资质的单位及直接责任人,往往被以共同犯罪论处,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二是投标标书“莫乱做”,可能涉嫌共同犯罪。接受委托,在同一项目中为多家公司制作多份标书,在司法实践中,往往认定为串通投标犯罪的共犯,属刑事打击范围。
三是项目经理资质“莫乱挂”,可能面临失信和违法犯罪风险。建造师资质证书挂靠在相应公司的,一旦该公司涉嫌串通投标违法犯罪,严重的话,该项目经理可能涉及共同犯罪;即便不涉罪,也将面临被纳入行会公布的“黑名单”和失信人员范畴,给生活、工作带来重大影响。
合公新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记者 赵琳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有奖征集新闻线索,可以是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一经采用将给予奖励。
报料方式:新安晚报官方微信(id:xawbxawb),大皖新闻“报料”栏目,视频报料邮箱(baoliao@ahwang.cn),24小时新闻热线:0551-62396200。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