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 » 即时看 »

2025年 安徽气象服务能力将达全国领先水平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新安晚报或安徽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到2025年,我省气象服务自然灾害风险防控、应急、救援能力和服务农业、交通、旅游行业能力将达到全国领先水平。6月1日,安徽省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推进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助力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建设的意见”, 据悉,我省将增强气象灾害预报预警系统计算资源支撑能力,完善从分钟到年,从天气到气候及其影响的无缝隙全覆盖的网格预报预测体系。

“意见”提出,安徽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气候复杂多变,气象灾害种类多、频次高,水旱灾害、地质灾害范围广、影响大。我省要提升防汛抗旱气象服务精准度,加强台风、暴雨等灾害性天气监测,延长预见期,面向长江、淮河、新安江、巢湖、滁河、水阳江等流域防汛抗旱需求,细分气象、水文监测预警单元,强化信息共享和大数据分析,提高流域洪涝、干旱灾害监测、预警、评估效能。同时,深化气象卫星、高分卫星在气象监测预警中的应用,组合布设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相控阵雷达、风廓线雷达、激光雷达、微波辐射计等设备,开展一网多能立体观测。依托合肥先进计算中心,增强气象灾害预报预警系统计算资源支撑能力,发展高分辨率的对流尺度集合预报系统,完善从分钟到年,从天气到气候及其影响的无缝隙全覆盖的网格预报预测体系。

此外,提升突发公共事件气象服务能力。加强高速公路团雾等恶劣气象条件监测预警系统管理应用,建设安徽消防救援指挥气象信息支持平台和基于气象敏感性疾病风险预测预警的公众疾病预防健康气象服务平台。完善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运行机制,为危险化学品、道路交通、地质灾害、森林防火、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防汛抗旱、地震等监测预警、指挥调度、抢险救援“三大系统”提供气象支撑。

据悉,我省还将推进建立长三角区域人工影响天气中心,加强人工影响天气标准化固定作业站点建设。加快黄山国家气象公园建设,提升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生态和文化竞争力,助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记者 姚一鸣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有奖征集新闻线索,可以是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一经采用将给予奖励。
报料方式:新安晚报官方微信(id:xawbxawb),大皖新闻“报料”栏目,视频报料邮箱(baoliao@ahwang.cn),24小时新闻热线:0551-62396200。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