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新安晚报或安徽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讯 前段时间的持续降雨,止住了游客外出的步伐。采摘客少,一直享有美誉的大圩葡萄销售量降低,种植户们忧心。7月17日晚起,一场强降雨袭来,随后雨情不断,致部分葡萄园受到影响。
一边,政府采取各项措施,给十五里河和圩西河减压,防止水位继续上涨,形成内涝;帮种植户解决实际困难,排水、打坝;同时,24小时值班不间断巡查,守护南淝河大堤。另一边,葡萄园种植户积极排水,开展自救。
如今,在各方努力下,圩区内积水逐渐退去。一些种植户也在开动脑筋,试图突破传统销售理念,开展各种形式的自救,拓展销路。
主动寻找各家商超,定量提供葡萄
7月23日下午,新民村的一家葡萄园,园内有十多个品种葡萄,果香扑鼻。
凭借多年的经验,种植户吴建菊未雨绸缪,园内排水设施准备充分,当降雨来临时,四台泵同时抽水,积水最终没有漫到葡萄藤。
果园外,吴建菊一家十分忙碌。他们正在分拣、包装夏黑、醉金香,准备往合作商家那里送。“这些葡萄分为盒装、单串包装、散装,我们将他们送往合作商家,供他们线上、线下销售。”吴建菊说。
记者注意到,在一个包装精美的礼盒中,放着几串绿色的葡萄,饱满剔透,非常诱人。程经桥说,这是阳光玫瑰的样品,他准备将其送到一知名超市的总部,让对方验货,如果品质达标,就能发展成合作对象,定点供货。
阳光玫瑰是晚熟品种,但吴建菊家做的是暖室大棚,所以一些晚熟品种也已可以提前上市,但也正是因为这样,连续降雨给他们造成较大影响。“以前一些葡萄6月15日上市,6月20日可以采摘,但到现在,来采摘的人都很少,很多葡萄都烂在了园内。”
吴建菊说,往年不愁销路,但今年情况特殊,他们不得不开始想办法,主动寻找合作对象,跟合肥各大超市联系开展合作,现在已有固定合作对象,每天可以向对方提供定量的葡萄。
吴建菊说,他们也做过其他方面的尝试,在合作商家的帮助下,曾有网红在葡萄园直播,当天线上线下卖出去3000斤葡萄。
考虑到降水对周边葡萄小种植户带来的影响更大,吴建菊伸出援手。小种植户将葡萄送过来,她则帮忙将葡萄提供给合作商家。
学习线上销售,要在葡萄园内直播
前段时间的强降雨,让50多岁的种植户许大姐急得眼泪直掉。7月23日,看着已没有积水的葡萄园,许大姐告诉记者,现在心情好了些。
经过多年经营,许大姐积累了不少回头客。虽然不懂网络,也不会写宣传词,但她还是尝试使用微信,在微信上发些相关信息,希望更多客户能看到。
在大圩镇,近年来,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包括吴建菊在内的一些种植户,逐步在转变传统的销售理念,从坐等采摘、坐等客户,开始转变为主动寻找客户、线上线下结合的销售模式。今年降雨导致的困境,让他们有了更多反思。作为“新农人”,他们有学习新知识的欲望,愿意探索各种新兴的销售模式。
近日,合肥大圩镇启动首届电商培训班,得到了很多村民的支持,100多人报名。村民唐大姐告诉记者,她参加活动,是想学习抖音直播和销售的,她的不少亲友都是葡萄种植户,以前亲友在路边吆喝卖葡萄,不仅又晒又热,还影响交通,而且也卖不了多少。今年遇到下雨,葡萄也不好卖,“我就在想,可以从线下转为线上。”
唐大姐说,未来要在葡萄园进行抖音直播。她憧憬着,把亲朋好友的葡萄通过直播销售出去,但不限于此,大圩还有更多好吃的农产品,她要借着网络直播,让游客更多地了解大圩。
王娟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记者 王翠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有奖征集新闻线索,可以是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一经采用将给予奖励。
报料方式:新安晚报官方微信(id:xawbxawb),大皖新闻“报料”栏目,视频报料邮箱(baoliao@ahwang.cn),24小时新闻热线:0551-62396200。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