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新安晚报或安徽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讯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一身戎装,哪里有危难,就出现在哪里;脱下戎装后,他们依然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危急时刻依然冲锋在前。他们就是——军人。连日来,在南淝河大堤大圩段,处处可见这群人的身影。他们中,有部队官兵,也有基干民兵。他们不惧危险,不言苦累,默默守护一方百姓安全。在“八一”建军节到来之际,记者走上南淝河大堤,来到大圩基干民兵防汛应急分队身旁,进行了采访。
汛情告急,他们迅速集结
7月31日9点多,记者来到南淝河大堤余墩段,虽然距中午还有较长时间,但记者已感觉到天气很热。炙热的阳光下,部队官兵和大圩基干民兵防汛应急分队在扬着铁锹固堤,挥汗如雨。
退伍军人蔡超是大圩基干民兵防汛应急分队的其中一员。蔡超告诉记者,分队的成员主要是退伍军人,汛情来临后,他们响应召唤参与防汛抢险,24小时随时待命,灵活机动。巡查大堤、保障交通、紧急抢险……哪里有需要,就立刻去哪里。
蔡超今年27岁,2015年退伍,是大圩镇许贵村人,目前在合肥市区工作。7月18日,雨下得很大,大圩汛情告急。当天早上7点,蔡超接到指令,和队友们在大圩集结,赶往圩西河大堤防汛抢险,装沙、装石子,搬运……身上全部湿透。蔡超说,那天情况紧急,干活必须快,忙的时候没感觉,忙完才感觉有些“手抖”。
必须坚守,军人就要往前冲
上周六,大圩基干民兵防汛应急分队再次接到指令赶往南淝河大堤,此后他们就一直守在大堤,抢险固堤,指挥交通……有时忙完回宿舍刚躺下,又接到新的指令。最长时,连续干了30多个小时。跟铁锹“打交道”多了,虽然戴着手套防护,但一些队员的手还磨出了泡,沾到冷水就疼。出汗太多,手泡得发白。
记者了解到,大圩基干民兵防汛应急分队的退伍军人来自不同的行业,大都有自己的工作。29岁的退伍军人李瑞洋在南斗村村委会工作,平日工作就比较繁忙。自防汛工作开展以来,除抢险应急外,他还参加了南淝河大堤的巡查工作。对自己平日的本职工作,他有时要加班完成。如今,李瑞洋已经多日没有回家,想念女儿时,休息时他就拿出手机看看视频。“必须坚守,军人就要往前冲,大圩也是我的家,我要保住家园。”
31日下午,大圩基干民兵防汛应急分队又接到新的任务。虽然天晴了,但他们不敢有任何松懈,南淝河水位至今还在保证水位以上, 大堤长时间浸在水里,也让他们担忧。 “我们已经和家人说了,汛情不退,我们不退。”蔡超说。
除了基干民兵,部队官兵也在守护着大圩百姓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自7月22日起,人民子弟兵在大圩镇集结,分赴南淝河、十五里河、圩西河大堤,支援防汛工作。连日来,他们巡查值守,劝导群众和社会车辆不要上大堤;他们冒着大雨,顶着烈日,跟险情赛跑,固堤排险……“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他们的歌声,铿锵有力,让人热血沸腾。
王娟 周平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 王翠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有奖征集新闻线索,可以是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一经采用将给予奖励。
报料方式:新安晚报官方微信(id:xawbxawb),大皖新闻“报料”栏目,视频报料邮箱(baoliao@ahwang.cn),24小时新闻热线:0551-62396200。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