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 » 即时看

名校大学生犯下命案逃亡20年!利用所学上演“荒野求生”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新安晚报或安徽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20年前,家住河南郑州的王晓军(化名)高校毕业后,分配在一家化学研究所工作,自认为懂技术的他,感觉到社会对他不公,一时冲动犯下命案。案发后,王晓军亡命天涯、四处潜逃,最终在芜湖一立交桥下安家落户。王晓军白天开荒种菜、饲养家禽,夜晚骑着三轮车四处拾荒或者替人摆摊,以此为生。芜湖特警三大队民警在得知王晓军信息后,经过三天两夜守候,最终将王晓军抓获。

犯下命案四处潜逃 落户立交桥下安家落户

面对民警的审讯,一个现代版“城市荒野求生”的高智商生存疑犯渐渐清晰。王晓军上个世纪90年代,毕业于某名牌大学,后分配在河南郑州某化学研究所工作,自认为高材生的他,每月工资也就100多元,感觉到社会对他不公平。

27岁的王某军,因为工作上的一些原因,和研究所的一名同事发生了纠纷,随后犯下了命案。案发后,王晓军开始了逃亡生活,人间蒸发。一开始,王晓军逃往到云南,后辗转浙江,王晓军发现大城市无法生存,他逃往多地后,扒火车来到了安徽芜湖。

王晓军发现芜湖郊区有一处立交桥下,很少有人光顾。王晓军在桥洞下搭建了简易棚户。在解决基本“住房”后,他利用早年学过的知识,私自接通公共电路,解决了用电问题。一次替人摆地摊,发现摊主居然是他的老乡,他隐瞒身份,花言巧语骗取了朋友的信任。用其朋友的身份证办了电话卡,在街头蹭WiFi,解决精神需求。


白天他以“根据地”为家,开荒种菜、收养流浪狗,一旦他觉得生活得太苦,他会宰杀一条狗,改善生活。为了生存,他通过所学的知识,在公共线路上接通了电源,做饭、用电;晚上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他则骑上三轮车在一些小区转悠拾破烂,他认为能卖钱的东西,存放在一些老旧小区废弃的房子里,集中后变卖,上演了一出现代城市版“荒野求生”。这个实际年龄只有47岁的中年男子,看上去就像一位老人,让人根本想不到的是,他居然是一个杀人潜逃20年的网上逃犯。

特警守候三天两夜 最终落网

今年11月初,芜湖特警三大队民警通过研判,发现了20年前河南郑州一起命案的在逃嫌疑人王晓军可能落户芜湖。经过侦查,确定了其在芜湖市的大概方向和区域,并掌握了其主要活动轨迹。

教导员孙炅坤、副大队长吴亚江带领追逃民警孙捷等5位特警,在芜湖市街头开始摸排。三大队追逃尖兵们实地追逃。经过反复的对比分析发现该嫌疑人反侦察能力强、昼伏夜出,活动路线不固定,极大增加了追逃难度。民警的脚步遍布在芜湖步行街、安师大周围各个小巷,在万达广场、滨江公园附件各个废品回收处,在城区各大小城中村,特警三大队民警一遍又一遍地查找。

特警三大队民警以最原始的侦查手段,实地走访,实地研判,实地覆盖式搜查,在无数次推测后再推翻,研判后再研判,历经三天三夜的细致摸排、蹲守,终于在市区某街头将该嫌疑人擒获。

11月6日凌晨,在芜湖市大润发超市附近的一个小巷子里,一名骑着改装的电动三轮车的中年男子正准备和往常一样去拾破烂。正当中年男子骑车驶出巷子口时,早已等候多时的芜湖市特警支队三大队民警迅速将该男子控制。面对突然出现的民警,这名黑瘦的“老人”一边挣扎,一边大喊:“你们要干什么?放开我!”“二十年了,该有一个交代了!”民警这一句话,让他立即停止了反抗。

王晓军对当年犯下的命案供认不讳。面对芜湖警方的审问,王晓军说:“当年的事我不想多说,反正有这一天”,此时,民警发现,眼前的中年男子只有47岁,看上去就像一位60多岁的老人,皮肤黝黑、眼窝深陷,眼角出现了泪花。嫌疑人王晓军沉积了20余年的大石终于落下,他伸出双手,平静面对冰冷的手铐。

截止发稿时,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从芜湖特警三大队获悉,案件已于当晚移交给郑州警方,相信,20年前的这起命案也将大白于天下。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记者 孙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