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 » 即时看

神了!合肥12岁男孩手绘古诗二维码 张张都能扫出来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新安晚报或安徽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老师,扫一扫。”12月2日中午,合肥芙蓉小学六(1)班刚午读完《凉州词》,张扬昊宇就喊住了陈蕾老师,“亮”出一个二维码。见二维码是手绘的,陈老师将信将疑,“我倒要看看能扫出什么。”她掏出手机扫了一下,真扫出来了!手机上赫然出现了刚刚读的那首——《凉州词》。

见老师啧啧称奇,张扬昊宇不慌不忙拿出其他几张二维码——也都是“纯手工”制作的,“登鹳雀楼”“咏柳”“风”……每一张都能扫出古诗,“神了!”围观的同学纷纷赞叹。

无聊的产物——临摹二维码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因有天在家闲着无聊,张扬昊宇看着古诗词书上的二维码,突然就在脑海里冒出了“复刻”的想法。他正好有一个细密的格子本,就自己估摸着二维码的格子数,在本子上描绘出来。看着想着画着,大约画了一个多小时完工。他喊爸爸来扫了下,居然真扫出来了,父子俩都很惊喜。

随后,只要一有空,张扬昊宇就继续临摹古诗二维码,他不用尺子量、估算对比值,就凭心算,一个格子一个格子的对比、填色。书上的二维码长宽约一厘米,他做出来的长宽约有三厘米,足足是原本的三倍大。

他在家画,在校画,不到一个月已经制作出了五份“有效”古诗二维码。

时光的礼物——手绘二维码

“画这个乐趣在哪呢?”有同学对这种细致耗时的“无用功”感到不解,“这种乐趣就跟十字绣差不多,是在享受时光。”看张扬昊宇微笑不语,了解他的陈老师笑着说道。

“平时不声不响,但做事情特别能沉下去。”据陈老师介绍,张扬昊宇是个特别内秀的孩子,二维码密密麻麻,看上去就令人头皮发麻,更别提临摹了。但有的人就能乐在其中,做老师的要包容这种“不可思议”,并要对孩子的细致周密给予肯定。

正如陈老师所说,“细致周密”是临摹二维码的基本要素。见张扬昊宇能画出二维码,同学常欣瑞也不甘示弱,她随即也尝试了一下,但根本没扫出来,“看起来差不多嘛!”她把自己的和张扬昊宇的比较了一下。

“其实多画少画一两个格子都不要紧,”张扬昊宇解说到,自己在家特意试过,他还用橡皮遮住都能扫出来,“但四个角遮住就不行了!因为角上有大色块,应该是二维码的心脏。”

张扬昊宇表示,自从能画出二维码后,他就对这个技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经常在网上查阅相关资料,“我一直在想,二维码是怎么做出来的。以后等我研究出来了,就可以自己设计二维码了。”

胡萍萍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记者  徐琪琪

标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