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新安晚报或安徽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 讯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资源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最关键的要素,也是创新的决定力量。”1月29日,安徽省人大代表、安徽省律师协会副会长韦东提出,建议省、市、县三个层面都高度重视,加快推进与沪苏浙各类人才的双向挂职。
韦东提出,安徽省各地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首先要实现与长三角核心城市在观念、制度、营商环境等方面的等高对接。怎样才能做到观念、制度、营商环境的等高对接?韦东称,这就需要抓住关键人、关键少数,也就是抓住各类人才,包括党政干部、企业家和科技创新人才等。最快捷的办法,就是省、市、县三个层面都高度重视,加快推进与沪苏浙各类人才的双向挂职。
“建议省委组织部、省人社厅、省科技厅等部门与沪苏浙对口部门联系,取得支持,联合下发文件或制定双向挂职协议,为市县两级开展双向挂职工作营造氛围。”韦东表示,建议我省在深入调研基础上,制定各类人才异地挂职学习的“十四五”规划和年度计划,纳入干部和人才培训规划和计划。同时,邀请发达城市人才来我省工作,也要有规划和计划。
“建议我省研究出台鼓励支持各类人才到长三角挂职和延揽发达城市人才来我省工作的文件,激励各类人才主动走出去,向发达城市学习。同时,激励发达城市人才愿意来我省帮助工作。”韦东提出,建议我省要研究制定干部、人才挂职培训的“教学计划”,让人员带着问题去学习,回来后跟踪考核挂职学习效果,达到更新思想观念、学到管用真经、推动本地发展的目的。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记者 刘旸 徐琪琪 余康生
编辑:陶娜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有奖征集新闻线索,可以是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一经采用将给予奖励。
报料方式:新安晚报官方微信(id:xawbxawb),大皖新闻“报料”栏目,视频报料邮箱(baoliao@ahwang.cn),24小时新闻热线:0551-62396200。
请输入验证码